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1

雷曼倒閉三周年:海嘯衝擊銀紙堤壩

美國次級按揭證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令當地經濟掀巨浪,但在3年前的今日,即2008年9月15日,當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破產一刻,那股巨浪已曾經湧向全球各地,爆發金融海嘯(financial tsunami),各國政府用銀紙「築壩」,以減低其破壞力,可惜現時這些印出來的「堤壩」開始動搖,若果連銀紙也被沖散,另一場海嘯勢必再次淹沒一切,最終只有在廢墟中重建。

由銀紙築起的「堤壩」遍布全球,首先是各國實施的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大降利息至接近零水平的歷史低位,同時以購買資產方式大派銀紙,美國從此就成為了以印銀紙來營運國家經濟的第一大國,因為聯儲局利用量化寬鬆QE(Quantitative easing)方式救市,單是購買資產規模便高達1.25萬億美元(約9.75萬億港元),而總統奧巴馬也採用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加大政府開支,協助挽救經濟。
美國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批評金融海嘯發生後,華爾街的經營模式依舊,炮轟那些曾需政府出手挽救的公司總裁應齊齊破產才對。
他形容金融機構的經理有太大誘因去賭博,華爾街部分投資人員的冒險行為,危害股東權益及經濟,那些衍生工具亦令銀行的風險大增。他更直斥那些需政府出手紓困的公司總裁,「你們都應該破產,你們的妻子也應破產。」

歐洲買債破萬億元
其他大國的救市措施規模也不少,如英國旗下英倫銀行推出2,000億英鎊(約2.4萬億港元)購買資產計劃,而歐洲央行自2010年5月推出購買債券計劃以來,直至8月底經已累積買入高達1,105億歐元債券(約1.18萬億港元)。儘管推出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惜仍像泥牛入海,經濟未見真正持續復甦,大家再度陷入雙底衰退(double dip recession)的憂慮之中,紛紛要求政府再出手,如投資者正憧憬美國推出QE3,英國政府亦遭商界組織如當地董事學會(Institute of Directors)要求將購買資產規模加碼500億英鎊(6,177億港元)。

海嘯源自挽救另一場危機
其實,這場海嘯的源頭正是來自拯救另一場危機,就是科網股爆破和2001年的「911」事件後,對經濟和股市做成的衝擊,美國聯儲局開始不斷減息,亦直接令能夠承擔按揭貸款的人數一下子多了。
另外,踏入今個世紀,金融界亦創造新投資產品以配合按揭市場的發展,首先是資產證券化,提供按揭貸款的銀行把一籃子按揭貸款打包為證券供投資者認購,藉此賺取息差,並套現再借出按揭貸款,令按揭更容易,而按揭息自然也向下以取得更多生意,形成惡性循環,按揭貸款的申請人信貸質素下降,引致出現次級按揭,即貸款申請人的信貸質素根本無法承造正式的按揭,但銀行仍樂於提供貸款。
面對這種情況,金融界再創造信用保險,為那些按揭證券買保險,避免出現違約情況。由於當時樓價向上,置業者儘管應付償還按揭能力有限,但只要成功售出單位,依然可獲利,風險變相被掩蓋,而經營商數目亦會因市場擴大而增多,像工業翹楚通用電氣(GE)也加入分一杯羹,便可知吸引力之大,而直至06年,次按貸款平均比率高達94%,代表僅6%的按揭有支付物業首期,可見其瘋狂程度。

總統刺激經濟於事無補
直至08年2月,時任總統的喬治布殊(George Bush)還簽署一籃子經濟刺激法案,包括大幅退稅,刺激消費,希望避免經濟陷入衰退,但卻未能對症下藥,挽救信心漸失的金融市場。當一個泡沫被吹至某個體積時,總不能承受內部的壓力而爆破,首先是於08年3月17日,當時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The Bear Stearns Companies, Inc.)因無法應付基金贖回,終陷資不抵債而倒下,及後由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在美國擔保下被低價收購。
美國聯儲局當時還降低貼現率、向投資銀行提供貼現窗,開創1929年以來,聯儲局首度直接向證券商提供資金先例。當時美國財長保爾森(John Paulson)指,救助貝爾斯登,是為了避免其他金融公司乃至美國金融體系遭受更大損害。
直至08年9月初,美國政府宣布接管陷入困境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後,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聯席首席投資官兼有「債券之王」之稱的格羅斯(Bill Gross)開口建議,美國政府需出手買資產救市,並首度用上「金融海嘯」(financial tsunami)這個字眼,形容市場一旦失控所爆發的金融市場災難。

雷曼成美國最大宗破產
雷曼兄弟於破產前的總資產達6,390億美元(約4.9萬億港元),遠比排在破產第二位的Worldcom(環球電信)及第三位的Enron(安然)的規模,分別為1,039億美元(約8,104億港元)和634億美元(約4,945億港元)高很多,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破產案。
同一時間,已有94年歷史的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以約440億美元(約3,432億港元)被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收購,短短一年內,3家排名在五大的投資銀行於市場消失或被吞併。
美國對沖基金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早前已警告,歐洲若現銀行倒閉危機,「後果可能比雷曼兄弟破產還嚴重更多」。金融海嘯後,美國與英國政府出手向銀行強制注資,得以穩住金融市場。但其他歐洲國家未有採取類似做法,歐洲央行只採取購買資產的方法以提供流動性。索羅斯認為,歐洲缺乏一個權威性的機構處理嚴重的銀行危機。索羅斯說:「除非出現危機,歐洲才會有足夠的政治意志設立這種監管機構,但對這種機構的運作,現在大家仍欠缺了解。」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賓尼(Nouriel Roubini)更指,原估計下一波金融危機在2013年才爆發,但美國經濟疲弱,歐元區及英國經濟不理想,若政府政策未能配合,恐新金融危機會提前在明年爆發。他更預料,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有超過50%的可能性重陷衰退,而2011年全年經濟增長僅為2%,而下半年GDP增長將更只有1.5%,反映增長緩慢,正進向衰退。
商品大王羅傑斯(James Rogers)則稱,在美國龐大債務問題重壓下,美國面臨比金融海嘯還要嚴重的一場危機。他認為受美國債務及聯邦儲備局持續的寬鬆貨幣政策影響,美元將成為徹頭徹尾的災難。其實,他早在09年已提出,因為金融體制內過多債務問題仍未解決,可能爆發貨幣危機。
不過,亦有經濟學家對緊縮政策表示壞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明(Paul Krugman)最近指出,關鍵時刻已來臨,危機不會一、兩年內才出現,可能於數日內便出現。果真如此,全球各國必然無一倖免。他批評在歐洲迫切需要強而有力的經濟復甦,而適度通脹對經濟有好處,但歐洲央行反而採取貨幣緊縮政策,目的只為化解想像出來的通脹風險,而處大難臨頭的各國經濟規模合計約佔歐元區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分一,反映歐元區已進入危急存亡之秋。他重申,曾經提出美國因為太早專注於預算赤字而忽略就業災難,而目前歐洲的情況更嚴重。

撰文:財經組

資料來源:2011年09月15日am73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