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31, 2013

逛街貓愛巡寵物店

英國林肯郡波士頓市貓咪「格雷厄姆」最愛逛街,過去幾個月每天清早就走到寵物店閒逛兩小時。
天才剛亮,「Pets at Home」寵物店烏燈黑火,只逛不買的「格雷厄姆」早已在門口等候(左圖)。當店員9時開門營業,牠總會成為首名光顧的「客人」,用爪推開門,第一時間就 直闖倉鼠部探望鼠大哥,再到金魚部看魚小姐(右圖),玩具部新到的貓玩具,牠當然亦不會錯過。
無論怎樣,「格雷厄姆」始終都是只逛不買,寵物店副經理科克爾卻不知多高興,因為「格雷厄姆」已經變成舖頭生招牌,帶旺了不知多少生意。
英國《都市報》

資料來源:2013年11月01日蘋果日報

Tuesday, October 29, 2013

亂葬崗旅館 住客撞鬼跳窗逃

萬聖節臨近,主題公園與商場的人造鬼屋叫你生厭?英國格洛斯特郡的「拉姆旅館」可以是新蒲點。這棟落成逾800年的懷舊建築有起碼20隻猛鬼進駐,嚇得住客不惜跳窗逃生。
「拉姆旅館」昔日是異教徒亂葬崗兼兒童獻祭場所,房間不時出現鬼影或離奇白煙,又會傳出兒童尖叫聲,有住客試過見到房內家具無故飄起,嚇得半夜三更直飆出屋外,亦有人聲稱被性急的「夢淫妖」推落床企圖霸王硬上弓。
老闆娘漢弗萊斯一家在旅館住了50年,「父親到哪裏都會拿住聖經」。旅館保留部份亂葬崗遺址,歡迎捉鬼專家尋幽探秘,每晚房租25至30英鎊(310至370港元)。
英國《每日郵報》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30日蘋果日報

Saturday, October 26, 2013

人皮製屍褲 着過行好運

想在萬聖節扮鬼扮馬,令人驚嚇一番?相信都不及這條褲那麼驚嚇,因為它是用死人皮膚製造。
冰島巫術博物館展出一條「屍褲」(圖),是17世紀的巫師獲死去朋友的允許,從屍體剝皮而製,據說這會為穿着者帶來財富和好運。
單聽「屍褲」已令人不寒而慄,其製法亦不簡單。巫師剝人皮時,不能有任何破損或劃花,並要從一名窮寡婦身上偷一個硬幣,放在褲中的陰囊位置,並附有魔法符號才有效。巫師一旦穿上便緊貼皮膚,成為身體一部份,並可穿着直至死前除下。
美國《赫芬頓郵報》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27日蘋果日報

Thursday, October 24, 2013

北韓監獄半米高 囚犯慘過畜牲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繼續就北韓人權狀況召開公眾聆訊,兩名脫北者在聆訊作供,道出在監獄的生活苦況和脫北失敗的哀歌。

其中一名脫北者表示, 北韓沒有人權,他的母親在獄中過身後,當局收起亡母屍身不准家人領回,估計當局想以遺體做實驗。監獄情況更慘不忍睹,他憶述監獄僅高50厘米,但一間小房 要容納40至50名犯人,他們既不能站立,又不能坐下。獄卒曾跟犯人說:「你猶如動物,所以你只可像動物般爬行」,他們雖獲分派流質食物充飢,但食物摻雜 碎骨,生活苦不堪言。

另一名女脫北者表示,她與家人計劃逃出平壤政府的魔掌時被發現,當局怕她再次逃走,用鐵鏈把她與另外三名女子串連一起,而鐵鏈扣上一噸重物,令她們寸步難行。平壤政府把她們賣到中國當新娘,但若發現她們懷孕便強行墜胎,因北韓政府不想中國的血統流入北韓。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形容北韓的人權狀況「有組織、大規模和嚴重」,北韓自3月聆訊開始都沒有派代表出席,只斥責作供的人是「敗類」。

英國《國際財經時報》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25日蘋果日報

東周古劍 光潔如新

東周年代的古劍,竟可以光潔如新(圖)?!湖南岳陽的考古人員,近日在汨羅一個地盤內發現一處古墓群,發現23座古墓,起出一批青銅兵器、玉器、陶器等文 物。研究人員發現,這批出土的青銅兵器,雖然已有2,000多年歷史,但它們還閃閃發光,而且還相當鋒利。考古人員稱,這一帶是春秋戰國古墓非常密集的一 個區域,既有貴族墓,也有平民、奴隸墓,發掘出來的文物對研究當時社會的物質、文化生活等有重要的價值。
湖南紅網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25日蘋果日報

Tuesday, October 22, 2013

威脅12島民安全 萬兔挖冧山遭撲殺

蘇格蘭偏遠坎納島(Canna圖)絕對稱得上兔仔島,全島只有12名居民,但竟有多達16,000隻兔,牠們肆意挖地洞導致山崩,當局為了島民安全,決定撲殺數千隻兔子。
16,000 隻兔齊齊挖洞,上周就令小島出現山泥傾瀉,全島唯一公路因此封閉,12名居民要與世隔絕數日;兔子甚至對先人不敬,挖掘墳墓暴露屍骨。島民不斷殺兔亦無補 於事,因為兔子繁殖能力太強。當地最大保育團體「蘇格蘭國民信託」決定進行大規模撲殺,希望令兔子數量回落至合理可控水平。
坎納島曾經野鼠為患,威脅海島生存,2006年當局花兩年時間,殺死全島5,000隻野鼠,結果令生態失衡,兔子失去天敵後數目飆升。今次當局不對兔仔「趕盡殺絕」,是避免爆發另一場生態危機。
法新社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23日蘋果日報

Saturday, October 19, 2013

楊絳: 憶孩時

回憶我的母親

我曾寫過〈回憶我的父親〉、〈回憶我的姑母〉,我很奇怪,怎麼沒寫〈回憶我的母親〉呢?大概因為接觸較少。小時候媽媽難得有工夫照顧我。而且我總覺得,媽 媽只疼大弟弟,不喜歡我,我脾氣不好。女傭們都說:「四小姐最難伺候。」其實她們也有幾分欺我。我的要求不高,我愛整齊,喜歡褲腳紮得整整齊齊,她們就是 不依我。
我媽媽忠厚老實,絕不敏捷。如果受了欺侮,她往往並不感覺,事後才明白,「哦,她(或他)在笑我」,或「哦,他(或她)在罵我」。但是她從不計較,不久都忘了。她心胸寬大,不念舊惡,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處,一輩子沒一個冤家。
媽 媽並不笨,該說她很聰明。她出身富商家,家裏也請女先生教讀書。她不但新舊小說都能看,還擅長女工。我出生那年,爸爸為她買了一台勝家名牌的縫衣機。她買 了衣料自己裁,自己縫,在縫衣機上縫,一忽兒就做出一套衣褲。媽媽縫紉之餘,常愛看看小說,舊小說如《綴白裘》,她看得吃吃地笑。看新小說也能領會各作家 的風格,例如看了蘇梅的《棘心》,又讀她的《綠天》,就對我說:「她怎麼學着蘇雪林的《綠天》的調兒呀?」我說:「蘇梅就是蘇雪林啊!」她看了冰心的作品 後說,她是名牌女作家,但不如誰誰誰。我覺得都恰當。
媽媽每晚記賬,有時記不起這筆錢怎麼花的,爸爸就奪過筆來,寫「糊塗賬」,不許她多費心思 了。但據爸爸說,媽媽每月寄無錫大家庭的家用,一輩子沒錯過一天。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她是個忙人,每天當家過日子就夠忙的。我家因爸爸的工作沒固定的地 方,常常調動,從上海調蘇州,蘇州調杭州,杭州調回北京,北京又調回上海。
我爸爸厭於這類工作,改行做律師了。做律師要有個事務所,就買下了一所破舊的大房子。媽媽當然更忙了。接下來日寇侵華,媽媽隨爸爸避居鄉間,媽媽得了惡疾,一病不起,我們的媽媽從此沒有了。
我想念媽媽,忽想到怎麼我沒寫一篇〈回憶我的母親〉啊?
我早已無父無母,姊妹兄弟也都沒有了,獨在燈下,寫完這篇〈回憶〉,還癡癡地回憶又回憶。

三姊姊是我「人生的啟蒙老師」

我三姐姐大我五歲,許多起碼的常識,都是三姐講給我聽的。
三姐姐一天告訴我:「有一樁可怕極了,可怕極了的事,你知道嗎?」她接着說,每一個人都得死;死,你知道嗎?我當然不知道,聽了很害怕。三姐姐安慰我說,一個人要老了才死呢!
我忙問,「爸爸媽媽老了嗎?」
三姐說:「還遠沒老呢。」
我就放下心,把三姊的話全忘了。
三姐姐又告訴我一件事,她說:「你老希望早上能躺着不起床,我一個同學的媽媽就是成天躺在床上的,可是並不舒服,很難受,她在生病。」從此我不羨慕躺着不起來的人了,躺着不起來的是病人啊。
老、病、死,我算是粗粗地都懂了。
人生四苦:「生老病死」。老、病、死,姐姐都算懂一點了,可是「生」有甚麼可怕呢?這個問題可大了,我曾請教了哲學家、佛學家。眾說不一,我至今該說我還沒懂呢。

太先生

我最早的記憶是爸爸從我媽媽身邊搶往客廳,爸爸在我旁邊說,我帶你到客廳去見個客人,你對他行個鞠躬禮,叫一聲「太先生」。
我 那時大約四五歲,爸爸把我放下地,還攙着我的小手呢,我就對客人行了個鞠躬禮,叫了聲「太先生」。我記得客廳裏還坐着個人,現在想來,這人準是爸爸的族叔 (我稱叔公)楊景蘇,號志洵,是胡適的老師。胡適說:「自從認了這位老師,才開始用功讀書。」景蘇叔公與爸爸經常在一起,他們是朋友又是一家人。
我 現在睡前常翻翻舊書,有興趣的就讀讀。我翻看孟森著作的《明清史論著集刊》上下冊,上面有鍾書圈點打「刼」的地方,都折着角,我把折角處細讀,頗有興趣。 忽然想起這部論著的作者名孟森,不就是我小時候對他曾行鞠躬禮,稱為「太先生」的那人嗎?他說的是常州話,我叔婆是常州人,所以我知道他說的是常州話,而 和爸爸經常在一處的族叔楊志洵卻說無錫話。我恨不能告訴鍾書我曾見過這位作者,還對他行禮稱「太先生」,可是我無法告訴鍾書了,他已經去世了。我只好記下 這件事,並且已經考證過,我沒記錯。

五四運動

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現稱青年節。當時我八歲,身在現場。現在想來,五四運動時身在現場的,如今只有我一人了。當時想必有許多中外記者,但現在想來,必定 沒有活着的了。作為一名記者,至少也得二十歲左右吧?將近一百二十歲,誰還活着呢?
閑話不說,只說說我當時身經的事。
那天上午,我照例和三姐姐合乘一輛包車到辟才胡同女師大附屬小學上課。這天和往常不同,馬路上有許多身穿竹布長衫、胸前右側別一個條子的學生。我從沒見過那麼高大的學生。他們在馬路上跑來跑去,不知在忙甚麼要緊事,當時我心裏納悶,卻沒有問我三姐姐,反正她也不會知道。
下午四點回家,街上那些大學生不讓我們的包車在馬路上走,給趕到陽溝對岸的泥土路上去了。
這 條泥土路,晴天全是塵土,雨天全是爛泥,老百姓家的騾車都在這條路上走。旁邊是跪在地下等候裝貨卸貨的駱駝。馬路兩旁泥土路的車輛,一邊一個流向,我們的 車是逆方向,沒法前進,我們姐妹就坐在車裏看熱鬧。只見大隊學生都舉着小旗子,喊着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抵制日貨!(堅持到底)」「勞工神 聖!」「戀愛自由!」(我不識戀字,讀成「變」。)一隊過去,又是一隊。我和姐姐坐在包車裏,覺得沒甚麼好看,好在我們的包車停在東斜家附近,我們下車走幾步路就到家了,爸爸媽媽正在等我們回家呢。

張勳復辟

張勳復辟是民國六年的事。我和民國同年,六歲了,不是小孩子了,記得很清楚。
當時謠傳張勳的兵專要搶劫做官人家,做官人家都逃到天津去,那天從北京到天津的火車票都買不到了。
但外國人家門口有兵看守,不得主人許可,不能入門。爸爸有個外國朋友名Bolton(波爾登),爸爸和他通電話,告訴他目前情況,問能不能到他家去避居幾天。波爾登說:「快來吧,我這裏已經有幾批人來了。」
當時我三姑母(楊蔭榆)一人在校(那時已放暑假),她心上害怕,通電話問媽媽能不能也讓她到波爾登家去。媽媽就請她飯後早點來,帶了我先到波爾登家去。
媽 媽給我換上我最漂亮的衣裳,一件白底紅花的單衫,我穿了到萬牲園(現稱動物園)去想哄孔雀開屏的。三伯伯(編註:即前文所說的三姑母,姑母舊亦呼伯伯)是乘了黃包車到我家的,黃包車還在大門外等着我們呢。三伯伯抱我坐在她身邊。到了一個我從沒到過的人家,熟門熟路地就往裏走,一手攙着我。她到了一個外國人 的書房裏,笑着和外國人打了個招呼,就坐下和外國人說外國話,一面把我抱上一張椅子,就不管我了。那外國人有一部大菱角鬍子,能說一口地道的中國話。他 說:「小姑娘今晚不回家了,住在我家了。」我不知是真是假,心上很害怕,而且我個兒小,坐椅子上兩腳不能着地,很不舒服。
好不容易等到黃昏時分, 看見爸爸媽媽都來了,他們帶着裝滿箱子的幾輛黃包車,藏明(我家的老傭人)抱着他寶貝的七妹妹,藏媽(藏明的妻子)抱着她帶的大弟寶昌,三姐姐攙着小弟弟 保俶(他的奶媽沒有留下,早已辭退),好大一家人都來了。這時三伯伯卻不見了,跟着爸爸媽媽等許多人都跑到後面不知哪裏去了,我一人站在過道裏,嚇得想哭 又不敢哭。等了好一會,才看見三姐姐和我家的小廝阿袁來了(「小廝」就是小當差的,現在沒甚麼「小廝」了)。三姐姐帶我到一個小院子裏,指點着說:「咱們住在這裏。」
我看見一個中國女人在那兒的院子裏洗臉,她把洗臉布打濕了把眉毛左右一分。我覺得很有道理,以後洗臉也要學她了。三姐姐把我衣角牽 牽,我就跟她走進一間小小的客廳,三姐姐說:「你也這麼大了,怎麼這樣不懂規矩,光着眼睛看人,好意思嗎?」我心裏想,這種女人我知道,上不上,下不下, 是那種「搭腳阿媽」,北京人所謂「上炕的老媽子」,但是三姐姐說的也不錯,我沒為自己分辯。
那間小客廳裏面搭着一張床,床很狹,容不下兩個人,我就睡在炕几上,我個兒小,炕几上睡正合適。
至於那小廝阿袁呢,他當然不能和我們睡在同一間屋裏。他只好睡在走廊欄杆的木板上,木板上躺着很不舒服,動一動就會滾下來。
阿袁睡了兩夜,實在受不了。而且伙食越來越少,大家都吃不飽。阿袁對三姐說,「咱們睡在這裏,太苦了,何必呢?咱們回家去多好啊,我雖然不會做菜,烙一張餅也會,咱們還是回家吧。」
三姐和我都同意,回到家裏,換上家常衣服,睡在自己屋裏,多舒服啊!
阿袁一人睡在大炕上,空落落的大房子,只他一人睡個大炕,他害怕得不得了。他打算帶幾張烙餅,重回外國人家。
忽 然聽見噼噼啪啪的槍聲,阿袁說,「不好了,張勳的兵來了,還回到外國人家去吧。」我們姊妹就跟着阿袁逃,三人都哈着腰,免得中了流彈。逃了一半,覺得四無 人聲,站了一會,我們就又回家了。爸爸媽媽也回家了,他們回家前,問外國人家我們姊妹哪兒去了。外國人家說,他們早已回家了。但是爸爸媽媽得知我們在張勳 的兵開槍時,正在街上跑,那是最危險的時刻呀,我們姊妹正都跟着阿袁在街上跑呢,爸爸很生氣。阿袁為了老爺教他讀書識字,很苦惱,很高興地離了我們家。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

Thursday, October 17, 2013

丘亦生:聯匯與三位一體的殞落

昨日是聯繫匯率實施三十周年,財爺曾俊華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都先後撰文,合唱聯匯已陪伴港人經過幾許風雨,所以碰不得,即使犧牲了用利率調節經濟的能力。 查實,最近越來越多研究顯示,無論固定匯率還是浮動匯率,對於小經濟體來說,貨幣政策都是奢侈品,果真如是,脫鈎似乎又少了一個重要的動力。
經濟 學上有所謂「不可能的三位一體(Impossible Trinity)」,即固定匯率、資金自由進出與獨立貨幣政策的經濟開門三件事,都只能像免費電視牌般三揀二。香港揀了固定匯率及自由資金進出,惟有犧牲 貨幣政策,加減息的決定由伯南克或明年上任的耶倫說了算。如果想要固定匯率又要貨幣政策,便要限制資金進出,這又動搖到國際金融中心的命脈。

三揀二恐是妄想
原來,三揀二也可能是妄想,倫敦商學院的學者Hélène Rey最近發表研究指出,在資金全球化之下,全球資金的充裕度,受到幾個核心大國的貨幣政策左右,他們的資金鬆緊,會左右國際金融體系的資本流動及信貸增 長,以至銀行的槓桿比率。因此,不論行甚麼匯率制度,全球不同地方的股票債券價格走勢均類似。
換言之,外面風大浪大,無論一地施展的是純陽至剛的金鐘罩或借力打力的太極,結果其實分別不大。國際資金的大量進出,都會引發當地的信貸增長過快或收縮過急、銀行財務表現的波動,進而影響到實體經濟起落。全球資金流這道力之大,是很難單單用加息或減息去抗衡的。
因 此,就算是浮動匯率,都很難有完全受控的貨幣政策,始終政府也會在意匯率的大幅波動,不會真的放任自流,而這將限制其貨幣政策的施展。Rey的結論是,小 型經濟體要真正有自己的貨幣政策,只有限制資金進出一途。不可能的三位一體,在匯率制度的退位後,已變成「水溝油的二元論(irreconcilable duo)」,三揀二變二揀一,在貨幣政策與資本自由進出中取捨。
這個二揀一,對香港來說,無異於無得揀,因為香港要做金融中心,便不能限制資金 進出,意味與貨幣政策終究有緣無份。Rey建議,要減少熱錢對經濟的干擾,又不能旨意伯南克會手下留情,體察海外的民間疾苦,惟有推出一些針對金融體系的 行政措施,如壓力測試,槓桿比率限制等辣招,來嚴防信貸及資產市場泡沫化。
雖說在波濤洶湧下,船隻有錨無錨,都難免被拋上拋落,就算像聯匯般鈎實 了美元,匯率確實變得穩定,但可能只是將調整的壓力轉移至資產價格及通脹,調整一樣是痛,分別在於打頭定打肚。所以就算沒有貨幣政策作為獎勵,也不代表聯 匯沒有討論的空間。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18日蘋果日報

猶太難民囑託 一家三代護書70年

甚麼叫一諾千金?二戰期間,在上海虹口避難的猶太人卡爾回國前,將2,000冊書籍託付給當地市民林道志。70年間,林家三代人信守承諾,共同守護這些書 籍。如今林宅遷拆在即,他們想找到卡爾或其後人,將書籍物歸原主。
1943年,在上海虹口「無國籍難民限定居住區」避難的猶太學校校長卡爾準備回德國,臨走前把一批英、德和希伯來文書籍寄放在同於該區任校長的林道志處,稱自己一定會回來。

阻紅衞兵焚書
為躲過日軍轟炸,林家先把書運到浙江黃岩,抗戰後又把書搬回上海。「文革」期間,他們在紅衞兵眼皮底下挺身護書,躲過付之一炬之災。70年來,林家三代人 一再試圖尋找猶太校長蹤迹,卻如同大海撈針。他們找過德國留學生寫信,按照卡爾留下的地址寄去,但信被退了回來。
由於舊區重建,林宅即將遷拆。本月11日,林家媳婦在整理舊物時發現一封舊信和賀卡。原來,卡爾曾在1947年給林道志寄信報平安,賀卡上有他們夫婦的照片,「我們希望信和賀卡中的線索能幫忙找到書的主人」,她說。
林道志生前曾對晚輩們說過:「既然答應別人了,就一定要堅持下去。」為了卻先人遺願,林家晚輩最近將2,000冊書捐贈給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希望紀念館能找到書的主人或其親屬。
上海《文匯報》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18日蘋果日報

Wednesday, October 16, 2013

楊衛隆:樓市恐插五成

宏觀經濟研究是看整體經濟,不是去看某一股份或者某一樓盤。經濟數據是死數,很容易掌握,最難掌握是政治因素,因為政客喜歡以維持穩定的方法應付經濟危 機。我曾在去年中預測香港樓價在2012年年底前跌三成,那是基於香港的經濟數據作出的預測。

經濟將全面崩潰
香港樓價早就高到脫離現實,只是依靠中國和美國的QE維持高樓價,樓價一定要在美國退市之前軟着陸,否則,香港經濟有可能全面崩潰。可惜,特首梁振英竟然 想維持樓價穩定,錯過軟着陸機會。今年樓市肯定要硬着陸,極有可能暴跌一半以上,而且拆彈的機會幾乎不存在。
請看看政府統計處的最新數據,香港家 庭數目是241萬,勞工平均月薪13,892元。香港房屋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的全港住宅總數是260萬,比家庭數目高出19萬,明顯地嚴重供過 於求。計算劏房戶在內,香港應該有最少20萬住宅單位空置。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的數據,今年8月全港85個大型私人住宅屋苑的建築面積平均租金每平方呎 22.9元,即是說,平均每月租金約11,000港元。連同管理費,平均租金和平均月薪相差無幾。
看看美國的情況,美國人每月平均收入4,251 美元,平均月租是937美元,租金中位數是884美元。我們一般使用中位數,即是說,美國人的收入是租金的4.8倍,而且美國人租屋不用支付管理費。根據 Numbeo的2013年物業價格指數,美國的樓價與收入比例是2.16,日本是6.99,英國是6.73,紐西蘭是6.4,德國是4.78,加拿大是 5.08,香港卻高達23.65,中國更加是25。香港的樓價如果要去到先進國家的平均水平,樓價要回落75%,或者工資上升四倍。不過工資上升,似乎機會不大。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17日蘋果日報

蔡東豪: iBanker告白——股災

87年我剛入行,當時不叫iBanker,叫Merchant Banker。那是殖民地時代,美式全球化未吹襲投行界,香港大部份事情以英式行事,投行由三大佔據領導地位:Wardley(匯豐擁有)、 Jardine Fleming及Schroders。其餘大多數是來自英國的老牌Merchant Bank,例如James Capel、Samuel Montagu及Kleinwort Benson等,這些名字早成為歷史。
我經歷過股災,是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股災。近年股市跌幾百點,傳媒便形容為股災,我聽後覺得幼稚,年輕一輩未見過世面。跌幾百點對道指或恒 指,相等於幾個百分點,濕濕碎。「黑色星期一」道指一日跌508點,相等於23%。今日道指一日跌23%,等於跌逾3,000點。香港87年股災經歷停 市,10月份累積下跌四成,這就是我所指的股災。

寧蝕也不敢得罪超人
我初入行,主要工作是「攞喼」,不是說笑,每次出外開會iBanker都要帶一大堆文件,年資最淺的拿最多,是行規。有些工作對年輕iBanker很有 用,但因科技進步,今日已不用做,我覺得反而影響學習機會,例如剪報。在沒有互聯網年代,每間投行擁有自己的資料庫,保存當時三幾百間上市公司的資料,每 日由我決定甚麼剪甚麼不剪。當時甚麼公司在做甚麼刁,我最清楚。
87年股災我最深刻記憶,是長和系百億元連環供股。股災前一個月,長和系宣佈香港 有史以來最大型集資計劃,旗下四間公司:長實(001)、和黃(013)、嘉宏(已私有化)、港燈(006),供股共集資100億元。我任職的投行「有 幸」成為供股包銷商之一。股災前,身為史上大刁參與者,是榮幸;股災後,是大鑊。股災後,長和系如其他股份一樣,股價大跌,跌低於供股價,假如供股計劃照 常進行,包銷商須上身,損失慘重。當時市場最關心是,供股計劃會否繼續進行。
我負責攞喼和剪報,當然沒有內幕資料,靠睇報紙得悉事件發展。傳媒繪 形繪聲報道李嘉誠和包銷商之間進行角力,包銷商希望李嘉誠取消供股,外資包銷商高層專程來香港遊說,但李嘉誠堅持繼續。據報道,包銷商有權單方面取消供股 計劃,引用包銷合約中「不可抗力」條款,但後果是觸怒李嘉誠,那年代無人敢觸怒李嘉誠。財經八卦新聞指,李嘉誠堅持去馬,口頭向包銷商承諾,他不會忘記幫 過他的人。這句話反面是,他會記着不肯幫他的人。供股計劃最後按原定計劃進行。股災後,大部份人身家不見了一大截,但李嘉誠袋裏多了100億元。
有一日,我見到一班秘書(那是有秘書的年代)起哄圍在一起,我不甘後人,走進人堆中。原來她們在逗玩一張支票,是我公司作為包銷商埋單的支票。我忘記支票金額是多少個零;二十多年過去了,我未接觸過支票銀碼比這張大。這是我驕傲的回憶,我親手接觸過這張支票。
87 年股災有一個很神奇的地方,是成因不明。經過時間沉澱,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清晰,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87年股災的成因至今眾說紛紜。最多人接受的原因, 是電腦程式製造沽盤,加劇跌市的跌幅,產生急速下跌的循環。我難以接受,那時候電腦技術落後,電腦參與程度有限,能夠製造一場全球性股災,有點牽強。

知得越多 輸得最慘
人不願認衰,怪罪於電腦,好像比較心安理得。看看圖表,便知道股災前,股市進入泡沫狀態,道指在股災前一年升幅達四成。除非這件東西的估值一向被低估,任 何東西價值一年升四成,都會變得昂貴。雖然87年股市沒有例如科網股的新概念,但股災前道指不停創新高,市場情緒亢奮,散戶踴躍入市,如李嘉誠的大戶在吸 水,泡沫的特徵寫在牆上。我認為87年股災成因,跟所有股災差不多,是估值過高,脫離基本因素能支持的現實。觸發點可能是電腦程式賣盤,可能是某一件個別 事件,其實是大堆事情加起來。
泡沫特徵是製造一個自我感覺良好循環,投資者看好,股價上升,投資者感到自己眼光準確,對自己看法更加有信心,形成 一個股價上升循環。當投資者判斷(看好),得到事實(升市)確認,他們以為自己股神上身,錯不了。實際上,升市可能跟投資者看法全無關係,不過升市本身已 成為投資者繼續看好的原因。
泡沫一個特別之處,是近乎不可能在爆破前預見。人在泡沫中,會懵然不知,泡沫爆破後,才赫然發現自己曾身在泡沫。泡沫只能事後孔明,不可能未卜先知。這方 面最老實的人,是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不少人認為他是科網泡沫的罪魁禍首,因為他在八十年代末堅持低利率政策,直接製造投資者亢奮情緒。格林斯潘堅持政 府沒能力事前預測泡沫,只能做好準備,泡沫爆破後,政府盡力做好善後工作。格林斯潘坦白得令人不舒服,但嚴格上,他可能沒錯。
人精於分析過去,向 後看,事情變得特別清晰,錯綜複雜的關係也拆解得到,不過我強調是向後看。當人經歷過一件事,樂過痛過,理論上感覺深刻,重點是親身經歷過。問題是,人生 沒有兩件事是一模一樣,今次經歷過,下次遇上,人會產生疑問,今次好像有點不同。因此,經歷過不代表會學精,遇泡沫的感覺是鑊鑊新鮮,跟住出現的,當然是 鑊鑊甘。
很多人假設,iBanker最接近股市,遇上泡沫,最懂得避險,這是一個很錯的假設。人不精於向前看,即使是熟悉事情,也因知得多,判斷變得混亂。越知得多的人越感到模糊,因為這些人腦裏太多東西在轉,太多可能性出現,覺得今次總是有點不同。
iBanker站在最前位置,近距離看到普羅投資者看不到的事情,甚至有份落場參與,這觀看角度與眾不同。外人羡慕iBanker親近大孖沙,落手落腳做 大刁,但這其實是一個不利位置。知太多,是不好,因為知得多的人太多考慮,覺得世界很複雜。iBanker知得多,外人認為不合理和古怪事 情,iBanker都有解釋。資深iBanker有一項特異功能,是自圓其說能力。外人追問兩句,iBanker會感到不耐煩:「你哋唔明咁多!」
據 我觀察,每次泡沫爆破,走得最遲和輸得最慘,是iBanker。iBanker真心相信製造泡沫的新概念、新技術、新英雄,因為近距離給予他們其他人沒有 的資料。iBanker認為其他人不懂欣賞,是因為他們領略不到「新」的真諦。越多資料,越多觀點,越會相信:這次不同。
離開投行,走進企業,風 景不同,我學會Detached這個字。Detached中譯不容易,夾雜着抽離、冷淡、超然的意思。看事情最Detached的人是小孩,他們知得最 少,但心水最清,他們的意見很多時一針見血,肯定不會陷進「今次不同」的泥沼。我離開投行十多年,Detached的環境給我更佳觀察位置,我知道的不 多,甚至不想知得多,但我感覺良好。
假如Detached是審時度勢的重要質素,股市中最不夠Detached的人,是iBanker。他們內心最多鬥爭,因為他們永遠在嘗試說服自己,這件事不是這樣的。
(續篇四之三)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17日蘋果日報

Monday, October 14, 2013

張五常:是港元轉鉤人民幣的時候了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香港財政司彭勵治考慮回復到一九七一之前的鈔票局(稱聯系匯率)制度時,我參與商討。當時英國決定了把香港交還中國(還未公布),九七問題的吵鬧使港元暴跌,風聲鶴唳,而中國雖說開放改革,但民不聊生,高幹凶神惡煞,香港人叫救命。是一場噩夢,對中國前景看好的只有我一個。戴卓爾夫人的私人經濟顧問是好朋友,他說服我香港要回到鈔票局制度去。

彭勵治向美國打了招呼,不作異想,單鉤美元。當時浮動匯率是八點二兌一美元,他考慮以七點二下錨。沒有誰興高彩烈,一個星期二的下午,公布下錨的前四天,彭老召我到他的辦公室。我跑進去,還沒有坐下,他問:「我打算以七點二港元兌一美元,你怎樣看?」我回應:「還是近市價一點為上。」他點點頭,說沒有其他要談了。只一人一句,我沒有試過那樣簡短的會面。以七點八掛鉤後,過了三個月,港元的貨幣量止跌回升,我寫封短信給彭老,恭賀他。他得意洋洋地回應:「知道你要近市價一點,又知道香港人喜歡那個『八』字,你說我是不是天才?」

二十三年多過去了,今天的中國與昔日的是兩回事,而人民幣成為地球最強貨幣,已有三年多的日子了。昔日彭老與我的共識,是有朝一日,中國改革有大成,香港要轉用人民幣:一國二幣(加澳門是三幣)不成體統。

今天我們要問:香港應否取消港元,也取消鈔票局,轉用人民幣?我的答案是:可以轉用人民幣,但不妨稍等一下。這是因為北京還沒有完全解除外匯管制。可以轉用,沙石不多,但等到中國解除所有匯管較高明。第二個問題:暫時保存鈔票局,港元應否在今天轉鉤人民幣呢?答案是應該的。

如下的好與壞給讀者考慮吧。先說可取的。一、轉鉤人民幣順理成章,既為一國,何必其中一個城市是離群之馬?如果人民幣是弱幣無話可說,但其勢甚強,只有傻瓜才舍強取弱。二、這些日子美元呈弱勢,而幾天前某美國名報說美元是有策劃地逐步貶值(我懷疑此說),港元跟著美元下跌沒有好處。三、鉤著美元,二十多年來港元的利息率跟著美國走,大上大落,香港以地產掛帥,其禍害有目共睹。四、如果港元轉鉤人民幣,立刻變為大強幣,外資湧進香港「一」字都冇咁淺矣。五、鉤人民幣不需要多少儲備,因為可以隨時轉用人民幣,而外圍要打擊港元圖利,是發神經。

不可取的另一面,只有一點。如果人民幣守不住政治壓力,被迫大幅升值,港元鉤著人民幣也要跟著升上去。這樣,樓價跌個七零八落也是「一」字都冇咁淺。頻頻出外旅遊的可能無所謂,有部分人士會大叫過癮;然而,日本的慘痛經驗豈不可鑒乎?

如果我們能肯定人民幣會在一兩年之內解除所有匯管,那麼等一兩年直接轉用人民幣,不再搞鈔票局,可取。問題是基本法說明香港可以自有其幣,一下子轉用人民幣,民主不民主總會有人吵起來。先以鈔票局轉鉤人民幣,再取消鈔票局,政治上應該比較容易接受。

如果香港當局今天不聽老人言,可能很尷尬。等到北京解除所有匯管,人民幣殺到香港,良幣淘汰劣幣,聖誕權與任老弟豈非面目無光?

朋友,到馬來西亞走走吧。那裏的商店今天搶收人民幣,把自己的貨幣視為次貨。今天不識時務,港元會這樣收場!有誰敢跟我賭一手?

資料來源:2006年05月16日新浪博客

張五常:從本位制度的延伸說貨幣下錨的理想

我要從昔日古老相傳的金或銀的本位制度遇到的兩個困難來再解釋我曾多番建議的以一籃子可以直接在市場成交的物價指數為貨幣之錨。不是我頑固,而是有些學者朋友說不明白。我認為是淺的,但說來說去還是有懂經濟的朋友不明白。他們是想得太深了。我也說得不夠清楚吧。

這次我要從昔日的金本位(或銀本位)說起,即是轉一下角度再解釋。希望是最後一次。這次我放寬了一點局限,增加了一點彈性。昔日的本位制大有可取之處是明顯 的:今天還有不少學者認為貨幣要回到本位制去。他們是嚮往着從羅馬帝國到二次大戰的約二千年中,金本位或銀本位曾經有好幾段運作得很好的長時日。

本位幣量不足困難
昔日的本位制不再,因為有兩個不容易解決的困難,而這二者有時是相關的。

第一個困難是黃金(或銀兩)在某些情況下不夠多,第二個困難是金價或銀價可以大幅地波動。

本位制是以金或銀的本身作貨幣。經濟發展得快金量或銀量可能不足夠,或因為某些原因外流過多,導致通縮及經濟不景。十九世紀中期中國主要用銀本位,鴉片的進 口急升導致銀兩大量外流,出現通縮,農民生活不好過,促成太平天國之亂,死人三千萬。是有點誇張的說法,而太平天國之亂還有其他原因。

另一個短缺的麻煩,起自金或銀的鑑定不是那麼容易。在觀察及手感上,金與某類銅很難分, 尤其是某類銅混合着少量的金。銀呢?鑑定中國昔日的銀幣的方法大家聽得多,我學過,但學不懂。為寫此文,我求教三位經營古物的朋友,他們賣過銀幣但不專於 銀幣,直認不容易鑑定。有鑑定的困難,金或銀本位需要由政府或某些名牌寶號鑄幣。這樣一來,金或銀之量不足就更為容易出現了——鑄造者要有實物在手。

轉到金或銀的市價大幅波動的麻煩,有時與供應量的變化有關,有時起自市場的炒買炒賣。炒買炒賣的行為歷來不容易明白,因為牽涉到人民對前景的預期。用金本位,金價升會有通縮,金價跌會有通脹。二者皆對經濟不利。

市場物品央行不存
我建議的貨幣下錨制度,是央行可以用金或銀作為人民幣之錨,但央行本身不需要持有金或銀。要的是言而有信。例如央行要保證,一萬元人民幣可以在市場買到某量 的金或銀,人民可在市場自行購買,質量的鑑定由市場的專家處理,好比在期貨市場金或銀的質與價皆隨時知道。跟本位制不同,下這個錨金或銀的本身不是貨幣, 但只要金或銀之價穩定(!),央行可以保證,人民可按指定的金價或銀價以人民幣在市場購買。在本位制下貨幣本身是一個錨;我建議的人民可以自己在市場成交 之物也是一個清楚的錨。央行讓人民幣的金價或銀價在市場浮動,但主要的調校是人民幣的發行量與一個穩定的金價或銀價吻合着。不需要很精確,央行說的價與市 場的成交價相差一兩個百分點人民可以接受,而在調校貨幣量的過渡期中,金或銀或金與銀的市價波幅——即是錨的指數變動——年率低於五個百分點是可以接受 的。

增加品種減少波動

同學當然會問,這些日子金價暴升了那麼多,下我建議的錨央行要怎麼辦才對呢?
 

這就帶到在本位制下的金價或銀價大幅波動的麻煩。解決的辦法——我建議的下錨之法——是不單用金或銀或二者的合併,而是用大約三十種物品。金與銀只是其中的 小部分。需要的是有期市或批發市場的明確價格,質與價沒有大爭議的物品都可以放進這籃子之內。主要是礦物(包括石油)與農產品。三十種不夠可以加到五十種 或更多。要點是物品的市價明確,人民可以隨時在市場自己交易,央行是不需要有貨倉存貨的。

快而準確協助調校
一籃子的物價可以算出一個指數,要點是這指數的轉變知得準而快。不需要很精確——不需要精確到可成期市——原則上人民可按這指數的大約在市場成交就是一個清 楚的錨了。央行每天公布這指數,保證人民可以按這指數的大約在市場直接購買這籃子,雖然沒有誰會真的這樣做。籃子內的相對物價自由浮動, 即是沒有任何價格管制。只要籃子內的物品數量夠多,整籃子的物價指數的波幅不大。我建議:這籃子的物價指數上升年率三個百分點央行要開始收緊貨幣量,下跌 年率百分之二左右央行要開始放寬。這是因為價格的水平輕微上升往往對經濟有利。主要用鈔票的發行量調校。要點是這籃子的物價指數知得準而快,基本上每分鐘 可以算出來,而調校這指數主要是調校鈔票的發行量,不調校利率,也不用貨幣政策調控經濟。這樣,把籃子的物價指數調控在上五下三的百分率的年率變動的範圍 內可以萬無一失。央行每天公布這準而快的指數,解除所有匯管,人民幣外流過急要多發行鈔票,回流過急央行用外匯儲備購入就是了。

市場成交下錨清楚
昔日弗里德曼認為我提出的以一籃子物價為錨可行,但政府需要有貨倉存貨,成本太高,不划算。九十年代後期跟進人民幣的發展時我突然想到,政府不需要有存貨,市場有貨也一樣。比較重要的不是市場有貨,而是市場有價——有質量指定的可靠之價。

只 要籃子內的物品夠多,互相的比重選擇得宜, 個別物品的市價波動再不是問題。要注意的是這籃子物品的合併價格指數不是大家每月聽到的政府公布的物價指數。政府的通縮或通脹的物價指數是不能讓人民在市 場直接成交的,所以不能用作貨幣之錨。以政府每月公布的物價指數作為貨幣之錨在西方不少人建議過,但因為不能在市場買賣成交,行不通。大致上,多年以來, 在無錨貨幣制度下,美國的聯儲是看着物價指數的變動來調校貨幣量或利率。要調校得準很困難。更不幸的是這種無錨貨幣的調校往往牽涉到調校利率,早晚會牽涉 到以貨幣政策調控經濟。我不再說其效果了。

十個優點每點明確
我建議的不是以本位制的物品作為貨幣,而是以可以在市場直接成交的物價指數作為貨幣之錨。要選擇隨時有可靠之價的物品。政府或央行不需要有貨倉存貨。

市場本身就是貨倉。這下錨之法有如下優點:

(一) 只要籃子內的物品及比重選擇得宜,對經濟不利的通脹或通縮不會出現。我曾經建議這籃子內的物品最好能適當地代表着衣、食、住、行的組合。不難選擇,因為大 家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哪些屬礦物,哪些屬木材,哪些屬農產品等皆不難知道。有了這籃子,如果政府認為百分之三的通脹率對經濟有利,按着這目標以鈔票的發行 量來調校這籃子的物價指數就是了。這裡還有一個要點:市場知道人民幣下了這樣的錨,通脹的預期不會出現。

通脹預期是通脹的一個主要成因及通脹頑固難下的動力。

(二) 國家貨幣量的變動——尤其是鈔票發行量的變動——是為守着這籃子的物價指數而變,或為調校這指數而變,偶爾需要動用的儲備金不多,何況中國的儲備金多得 很。這次再解釋,我放寬了籃子物價的波動幅度,守錨需要的外匯儲備只用於人民幣大量回流的情況,但在下面第五點可見,外匯儲備的總額會上升。

(三)炒家冇得炒。人民幣鈎着一籃子物品,炒家要炒只能炒物品,但物品種類夠多炒家們不可能鬥得過作為莊家的央行,於是無從以炒物品的方法來左右人民幣的幣值。

(四)放人民幣出去國際漫遊,讓匯率自由浮動,中國不用擔心其他發展中國家以匯率遊戲發難,因為這樣做他們會搞出自己的通脹或通縮。他們的明智選擇是把他們的貨幣鈎着人民幣。

(五)縱觀今天地球的混亂,鈎着上述建議的錨人民幣會是強幣,讓匯率及利率自由浮動人民幣的國際幣值不會偏高或偏低。另一方面,放人民幣出去會換來外匯進帳,應該不少。北京設立一個基金儲存這進帳既可穩定中國,某程度可以協助穩定天下。

(六)央行的職責只是調校守錨及監管銀行的運作,讓利率自由浮動,即是由市場決定。以貨幣政策調控經濟不要再用,什麼失業云云由其他部門負責。有明確的責任界定重要,而這是中國在經濟改革過程中做得比較好的地方——可惜這幾年我的感受是有點亂。

(七)上海要搞國際金融中心,人民幣一定要自由外放及讓匯率自由浮動。我肯定,採用上述的下錨方法上海作為金融中心會精彩紛呈,羨煞華爾街也。

(八)人民幣下了上述的錨,中國進口的礦物(包括石油)之價,以人民幣算,會先下跌而跟着穩定下來。這是因為中國是天下第一大買家,下這錨是說我們給你們的價就是如此這般,從一籃子看是穩定的。人民幣是通脹不侵的強幣,外邦在競爭下怎會不減價呢?

(九)下了上述的錨,解除所有匯管,中國的工廠或出口商會紛紛要求外邦以人民幣結算,外邦不會反對,中國的工業發展會進入一個新時代。

香港早應聽老人言
(十) 二○○六年五月十六日我發表《是港元轉鈎人民幣的時候了》,今天回顧時間上是神來之筆。當時香港的主事人反對,提出兩點,我認為皆不成理。一說有違《基本 法》。但《基本法》說港元可以續鈎美元,沒有說一定要鈎美元。二說是人民幣還有外匯管制,所以港元不能鈎。這不對。一九八三年香港決定採用英國發明的鈔票 局(currency board)制度時,我跟彭勵治計算過,只要香港大約有八分之一港鈔量(今天可能記錯,但量不大可以肯定)所值的美元儲備,鈔票局可行。轉鈎人民幣,香港 需要的是量同的港鈔所值的人民幣儲備,其實要有多少北京可以提供多少。

當年採用鈔票局首先由祈連活提出,考慮的是另外五個人:香港財政司 彭勵治,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及英國中央銀行的首席顧問Charles Goodhart,身在美國華盛頓的英國戴卓爾夫人的私人顧問 Alan Walters,身在美國三藩市的弗理德曼,和作為港大經濟講座教授的我。一九八五年,彭勵治接受了我的建議,修改了法例,讓所有外幣在香港自由流通。這 是說,鈔票局制在香港運作得最好的兩年外幣是不准在香港自由流通的。

人仔可加洋紫荊花
今天,因為人民幣開始逐步放出去,即是逐步解除匯管,我再不建議港元轉鈎人民幣。人民幣解除匯管——採用我建議的下錨之法可以安全地立刻解除——香港有兩個選擇。其一是轉用人民幣(在人民幣鈔票上加一朵洋紫荊吧),其二是讓人民幣逐步在市場淘汰港幣——解釋過了,這個市場的選擇會出現。我認為前者優勝很多。也是今天看,人民幣的逐步外放搞得很複雜,很麻煩,加上我曾經提及的內幕不內,外間的癮君子可以把人民幣炒得一團糟:賭外圍央行是無從控制的。鈎着我建議的錨癮君子們冇得炒。

讓我再說一次。原則上昔日的本位制度是最可取的貨幣制度,但有着不容易解決的困難。我建議的貨幣下錨制度其實是昔日的本位制度的延伸,但把所有困難解決了。

期貨合約巧妙想像
最後,我要用一個有趣的例子來示範本文建議的是什麼一回事。假設一個經濟之內所有市場物品都有期市,每樣物品有期貨合約。再假設每種期貨的基準 (basis)穩定(參閱拙作《交易速度與期貨市場》)。我們容易想像,有了這些眾多的期貨合約,不難再設計推出一張有綜合性的期貨合約,包括衣、食、 住、行各方面的物品,物品之間的比重選得適當。這張綜合期貨合約的基準當然也穩定。

這綜合性合約的市價上升代表着物品的價格一般上升,而如果這上升出現了一個持續的「率」,稱為通貨膨脹。倒轉過來就是通縮了。

現 在這假設的經濟的中央銀行要維持一般價格穩定,既不要通脹也不要通縮,這家央行可以容易地以上述的綜合性合約下一個錨,調整價格水平央行只要用簡單的買空 賣空的方法。見這綜合合約之價上升,央行沽空這合約,把貨幣或鈔票收回,綜合合約之價會下降。倒過來,見這綜合合約之價下跌,央行購入,把貨幣或鈔票多放 出去,綜合合約之價會上升。要調校這合約之價變為穩定是容易的事。我們可從這例子看得分明,央行購入綜合合約,多放貨幣出去,有鼓勵生產之效。這應該是弗 里德曼昔日作了多年研究之後,得到的歷史規律是百分之二至五的通脹率對經濟有助的原因。這裡提供的角度清楚地解釋了弗老的觀察沒有錯。

可 惜的是,真實世界有無從避免的交易費用局限,使理想期貨市場與綜合合約變為空中樓閣。理想與絕望相同。不得已而求其次,我從一個理想本位制度的一端想到一 個理想期貨市場的另一端,考慮到我知道的所有交易費用,在中間落墨,提出了本文建議的貨幣下錨的方法。老人家寶刀未老乎?

(話說天下大勢,之四)張五常


資料來源:2011年09月06日信報,公眾投資168綜合論壇轉引。

Zeke Li:誰是「智慧之母」?

遠古第一聖殿中擺放著象徵生命樹的巨大燭臺、摩西遺下的蛇杖、豎立在祭壇旁的阿舍拉樹 (Asherim) 、多個版本的雌性基路伯及大祭司聖衣,這些均是象徵耶和華妻子阿舍拉 (Asherah) 之聖物,直至公元前六世紀約西亞王宗政集權改革始方把這些聖物拆除並刪去聖經中提及阿舍拉的內容。當時不少祭司及猶太人不滿約西亞王所為,他們帶同第一聖殿的真信仰大批遷移到埃及,並一直謹守著敬拜阿舍拉的祖傳。直到巴比倫被擄時期,一些從埃及回流的猶太難民與耶利米先知爭辯,他們認為一切災難源於猶太人遺忘了燒香、澆奠祭及做女神像的餅供奉天國之后 (Melekhet haShamayim,阿舍拉女神的銜頭) ,最後耶利米亦妥協並奉耶和華之名准許他們:「現在你們只管堅定所許的願而償還吧」《耶利米書》44:25。

第二聖殿以後的猶太人則婉稱被西亞王所禁的阿舍拉作「智慧」(Chokhmah),陽奉陰違地供奉她,並將古代頌揚智慧的經典(如阿蘭文《阿伊卡箴言》 (Book of Ahiqar), 700 BC)修改並納入舊約中成為《智慧文學》,《箴 31:28》希伯來文重構為智慧「她的兒女稱她阿舍拉,她的丈夫稱她女神 (Elah)」引證阿舍拉為智慧的本名。在《箴言》8 章智慧以第一身斷言式宣告她先存於耶和華創造萬物,是耶和華外的另一造物者,以自己為世人母親賜予蒼生生命,亦是膏立眾王的「生命樹」《箴 3:18》。第二正典的《德訓篇》指智慧為「在一切創造之先的首生」,是「純愛、敬畏、智德和聖愛的母親」和「當受讚揚者」;《智慧篇》指「智慧」是「造萬物的技師」、「統治所造的萬物」並曾「拯救以色列人列祖」,「以她那高貴的身世為榮與神生活在一起,萬物之主愛慕著她」,以示她作為耶和華的妻子的身份,從這些經文可見「智慧」是實實在在的獨立神格。1609年自埃及發現的《厄肋番廷古卷》中記載,僑居在埃及的猶太人得到耶路撒冷權第二聖殿授權在當地建聖殿,然而他們仍保存著第一聖殿時代與迦南關係密切的多神傳統,除了耶和華外同時敬拜阿詩瑪(阿舍拉)、阿娜特、伯特利和赫米斯。

第一世紀祭司後人猶太哲學家斐羅指「智慧」為一女性神格,同為神的母親、妻子和女兒,視「智慧」與「道」為對等的陰陽二性,兩者共同分享著「神之首生」、「第一序」、「神的代理人」和「人神間的中保」的身份,此詮釋對日後猶太教及基督教有著深遠的影響。拉比猶太教及猶太秘學均把認識女性神格的「智慧」視為學習《托拉》(摩西五經)及持守律法的終極奧義,且稱她為神的伴侶「舍姬娜」 (Shekhinah) ,意為「神的所在處」和「神的榮光」,她曾協助父創世、作為雲彩降臨會幕及代替父向眾先知顯現。

靈知主義直接繼承了古猶太智慧母神傳統。據拿戈瑪第古本的《約翰秘傳之書》記載,「智慧」就是無名之源的在泉水看到自己的倒映而產生首次自覺,對著自己的形像產生愛意,與希臘神話中美少年納西斯迷戀自己倒映的傳說有著耐人尋味的關係,此自覺將祂的形像複製成一有形的萬有一體,是有著萬有母腹的母神,兩者表明神屬性中不可知的超越性和無處不在的臨在性的相對關係,在赫米斯派的《人的牧者》經典中亦有非常接近的描述。宇宙一切皆是自無名之源祂的形像而來,是倒映裡的幻象而非真實,這與印度《奧義書》世界僅是梵天一夢的說法不謀而合。智慧就是這萬有一體,她無處不在,與生俱來住在我們裡面等待時機去喚醒沈睡在幻象世界中的每一個我們,好讓我們能重拾太初真我,修復至真實的豐溢界中得著永恆止息。在靈知文獻中有超過五十個希伯來文、希臘文或科普特文「智慧」交替的稱呼,但當中從未見任何與阿舍拉相關的名字,故此把靈知主義與阿舍拉直接相提並論就歷史時代而言是不適當的。*

*之前在團體中有不少人犯了這個錯誤而我個人亦失責沒有及時矯正,僅此致歉。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15日Zeke Li's facebook

茹素戒熟食七年 29歲女貌如16歲

雷諾茲(Susan Reynolds)29歲了,皮膚仍細滑青春煥發,常被人誤認是16歲少女。她歸功於「生機飲食」,七年來沒吃加熱煮過的食物,只食生的蔬果、穀物、種子、果仁和豆類。

來自英國愛丁堡的雷諾茲,說她大學時愛吃中菜自助餐和快餐,21歲到印度遊歷半年後,決定當瑜伽導師和茹素。在愛丁堡一家小餐館接觸過生機飲食,看了有關資料後決定一試,覺得整個人煥然一新,於是一直繼續下去。

食水果獲能量
「割掉了對熟食的依戀,就不再恨食。」雷諾茲說她現在日常飲食以大量綠色蔬菜和菜汁菜湯為主、食水果以獲能量,間中吃果仁、種子和椰子等攝取脂肪。她稱生機飲食的好處,包括令人皮膚和體味會好些、人也青春些、思考較清晰、充滿正能量、健康和精力充沛等。
雷諾茲開了間公司推介生機飲食,並創作了一些餐單,令菜式多些變化。她說去年為父母和男友炮製了生機飲食聖誕大餐,以生果盤作頭盤、蔬菜沙律為主菜、並用果仁、種子和生果造免治批,他們都很喜歡。
英國《每日郵報》

雷諾茲平常一天的飲食
早上5時
起床,飲750毫升檸檬水
早上10時
喝一公升綠色蔬菜汁,用一整個生菜、一包菠菜和多款香草製成
早上11時至下午4時
小食,包括無花果、芒果、草莓等生果、生朱古力、綠色蔬菜汁和蜂花粉
傍晚6時
按當日感覺和需要,吃大盤蔬菜沙律或冷菜湯,或吃用生果蔬菜和浸泡果仁種子製的菜式
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15日蘋果日報

Sunday, October 13, 2013

陳雲:學雷鋒

學雷鋒,與左翼的覺悟。二十年前,認識一位大陸留學生,他告訴我,小學的時候,老師要他們學雷鋒,在街上幫老太太過馬路。他們等了很久,都不見有什麼老太太。他心想:「為什麼雷鋒叔叔可以遇到這麼多人要他幫忙,而我們等了大半天,都不見一個老太太要幫忙的?」於是他想到,不能整天想着如何幫忙人家,這種日子熬不過去的,要過自己的日子。他在課堂上問老師:「如果雷鋒叔叔找不到人來幫,他會怎麼樣?」老師只是笑笑,沒答他。他只是八歲而已,就已經想通了。

資料來源:陳雲facebook

Zeke Li:撒卡拉和先念桑巴塔斯

就地上阿當被造的緣起,在拿戈瑪第古本的《宇宙之源》中有一與別不同非比尋常的記載:

「混沌中的七位為雌雄同體。他們有著雄性和雌性的名字。
他(撒卡拉)的雌性名字為先念桑巴塔斯 (Pronoia Sambathas) ,即「一週」。
一息間,光從第八層照耀直達大地。
原始之父(撒卡拉)看到光的榮美,他感到驚詫及羞愧。
在光中有一人的形像在其中,妙不可言。
只有原始之父和先念瞥見他。
當先念看到形像的放射物,先念便愛慕著他,
但形像卻恨她因為她在黑暗中。
先念欲擁抱他,卻不能夠。
當先念的愛無法得到滿足,便將光傾倒在地上。
自那天起,那放射物稱作「光之阿當」,即「發光之血色人」;
大地自他伸延,成了「神聖的阿當曼」,即「阿當曼人的聖地」。
自那天起,眾掌權者尊崇童貞之血。大地亦得童貞之血而淨化。
但最重要的,水得到信心智慧的形像而淨化,
那就是在其中向原始之父顯現的那位。」

在《宇宙之源》中提及到撒卡拉另有一雌性位格,與智慧分享著同一名字「先念」僅加上「桑巴塔斯」(Sambathas),當撒卡拉的雌雄二性同時在水中看過光之阿當的美後,雌性的撒卡拉「先念」愛上了光之阿當,光之阿當卻因先念在黑暗而拒絕她。然而這裡的記載卻有著特殊意義,先念乃曾經得著光之阿當的放射物 ― 光的精子,這樣她才能夠「將(自光之阿當的)光傾倒在地上」,以光之阿當的精子和先覺的經血創造大地,如此先念和光之阿當乃曾經相愛及交合,就是說這個世界是無法滿足的愛之副產物。我個人認為此傳說的原型極有可能是源自迦南和撒瑪利亞命運女神「阿詩瑪」 (Ashima) 對俊美的醫治之神「厄舒蒙」(Eshmun)得不到的愛之傳說,厄舒蒙最後更害怕阿詩瑪窮追不捨寧願自宮而失血致死。希臘神話借用了此傳說,成了愛美神阿佛洛狄特 (Aphrodite) 戀上美少年阿當尼斯 (Adonis),阿當尼斯最後被野豬所殺,更血流成河形成了位於黎巴嫩的阿當尼斯河,這與《宇宙之源》中「大地亦得童貞之血而淨化」若合符契。

資料來源:Zeke Li's facebook

Thursday, October 10, 2013

Zeke Li:阿當替動物命名的解讀

拿戈瑪第古本《宇宙之源》原文作者將阿當能替動物取名放在二人吃下禁果後以示他們眼睛打開了得著真知識。《掌權者之實相》則將阿當替動物取名放在地上阿當得著從上而來的協助站立起來並協助替動物命名,時間性較接近《創世記》之時序,這就是靈知主義將「為動物命名」這個符象按各自不同的口傳作不同的解讀。猶太哲學家斐羅、拉比傳統、教父奧古斯丁及約翰克里索斯托 (John Chyrsostom) 均指阿當替動物取名代表他有著至高的睿智。最非比尋常為拉比文學《米大示》的記載,當中更一步指那是阿當替神命名,阿當就給神起名為希伯來四字神名「耶和華」(Y-H-V-H)。這些不同的命名記載背後均深受柏拉圖唯名論的影響。

按《創世記》4:26 人類自阿當三子塞特之時始求告耶和華的名,《出埃及記》 6:3 神則說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皆不認識耶和華一名,兩處均說明了耶和華並非自始至終的神名,然而兩個說法有著相當衝突,倘若世人的確在塞特時已懂求告耶和華,這樣作為猶太民族的最高領袖列祖就不可能從未聽過耶和華,這樣我是傾向《創 4:26》為耶和華一神派欲推前世人敬拜耶和華一名的時間而後期添加的。不少學者認為「耶和華」解作「給予生命者」,對照《創世記》3:20 阿當給他妻子起名叫「夏娃」(Ch-V-H,意為「生命」),「耶和華」和「夏娃」兩希伯來名字既拼字相似亦分享相同意思,《米大示》的說法暗示了兩者有著耐人尋味的關係。《米大示》另有記載阿當替動物取名為阿當與天使撒瑪爾(接近基督教的撒但)之間的競賽,撒瑪爾輸給阿當並妒忌阿當的睿智,也是撒瑪爾墮落之始。

在是次《伊甸》跨媒體劇場會綜合《拿戈瑪第古本》各說法並加入《米大示》阿當替神命名為耶和華的記載,以加強戲劇成份。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11Zeke Li's facebook

Sunday, October 6, 2013

Zeke Li:分辨善惡樹

在猶太啟示文學中《以諾一書》就分辨善惡樹(即睿智樹)有著最詳盡的描述,於公元前三世紀至一世紀成書,埃塞俄比亞黑猶太人、埃塞俄比亞東正教會與亞歷山大科普特教會均視《以諾一書》為正典一部份,教父們特土良更視《以諾一書》為珍寶,在《死海古卷》中亦找到相當碎片。從新約《猶大書》作者在 14-15 章引用《以諾一書》1:9 可見早期基督徒視此書一如舊約般為當時的正典。書中伸延自「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創 5:24》,以諾被天使帶往陰間和天國等看到多個異象,就睿智樹的描述如下:

我來到公義的樂園,這裡壯觀榮美和芬芳的睿智樹,
吃了它的果子皆能得著智慧。
它高得有如樅木,有著像角豆樹的葉子,
果實有如葡萄酒,極其漂亮,香飄萬里。
我便說:「這是何其美的樹,是何等嫵媚動人的。」

陪著我的聖天使拉斐爾回答說:
「這是睿智樹,就是你遠古的父母,
他們在這裡吃下樹的果子,
得著智慧並開了眼睛,
他們醒覺自己的裸露並被驅逐出伊甸園。」

從《以諾一書》可見,古猶太人對分辨善惡樹及阿當夏娃吃下果子並沒有負面的評價,卻強調二人吃下果子後的確得著智慧並開了眼睛。原罪說乃是自第四世紀奥古斯丁自摩尼教引入,而將阿當吃下禁果視原罪之始則是出自保羅《羅馬書》5:12 的詮釋,這是為何猶太教自古至今均沒有原罪這個概念。《腓力福音》作者認同分辨善惡樹的出現帶來死亡,然而那是源於掌權者頒佈「吃這個,不可吃這個」 的一刻,是律法把死亡帶進世界。《創世記》就分辨善惡樹及生命樹的禁令有著相當神學上的矛盾,在 3:22 神說:「那人吃過分辨善惡樹果子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顯然這裡的神(或眾神)寧願二人永遠愚昧,並不欲他們得著永生。自《拿戈瑪第古本》的《真理的證詞》的作者就此直言不諱:

這是個怎麼樣神?
首先,他不懷好意地阻止阿當吃下吃分辨善惡樹的果子。
當阿當躲起來,他遍尋不果,他不是全知全能的嗎?
他不是一早就已知悉一切的嗎?
接著,他把阿當趕離伊甸園,
以免他們吃下生命樹的果子後永遠活著。
他僅是一個充滿嫉忌心的吝嗇者吧。

神以禁果測試人類之原型來自巴比倫神話中的阿當 — 亞達帕,其守護神伊亞(Ea,蘇美的恩基)告誡他在天國時不可接受任何糧食,那是帶來死亡之物。至高天神「安努」(Anu,蘇美的安)被亞達帕的誠意打動,就賜予永生之糧,然而他聽從伊亞的指令,就拒絕領受永生之糧,因而失去了永生的機會。與《創世記》共通之處,禁果或永生之糧純粹是出自神對人性考驗,人類最終亦無法因此而得著永生。而分辨善惡樹的原型則是來自胡魯普樹 (Huluppu tree),女神伊南娜 (Inanna) 親手打理此樹欲自己的寶座和睡床,豈料十年後,蛇、巨鳥和莉莉締一起霸佔了此樹,讓伊南娜哭泣,最後三者都離開胡魯普樹物歸原主,胡魯普樹就是女神伊南娜的安身所。

樹在猶太傳統中象徵「神的形像」,基於「樹」(Eiz) 的希伯來字母總值和「形像」 (Tzelem) 同為 160,樹木等同為人之說亦可見於《申命記》 20:19 中:「田間的樹木可是人,你豈可糟蹋嗎」。在教父希波里圖斯引述之猶太靈知經典《巴錄書》(The Book of Baruch) 中,當中就伊甸中的樹有特殊見解:
園中的樹乃天使的隱喻,

生命樹原為第三父性的天使,名為巴錄;
分辨善惡樹則是第三母性天使,稱為納絲(Nas,即蛇)。
摩西以暗喻說出這些事情基於不是每個人也能明白這些真理。

自列祖時代猶太人一直奉行著在樹下設祭壇燒香的習俗,亞伯拉罕在橡樹下築壇神並向塔顯現《創 13:18,18:1,18:8》,約書亞將一塊大石頭立在橡樹下神的聖所旁邊《書 24:26》,士師基甸把肉、無酵餅和湯在橡樹下獻給天使,並在那裏築壇,名為「耶和華平安」《士 6:19, 6:24》,《列王紀下》中猶大王羅波安、猶大王約坦的兒子和亞哈斯以色列王何細亞在各高岡上的青翠樹下立柱像和阿舍拉神像燒香。耶利米、以西結和何西阿先知均提及當時的猶太人仍然在各高崗的橡樹、楊樹、栗樹之下築壇,獻祭燒香,何西阿先知更強調「因為樹影是美好的」《何 4:13》,他們堅守承傳自列祖的習俗 — 在高崗的樹下設祭壇燒香供奉阿舍拉女神,《箴言》3:18 重構可見「智慧就是生命樹,凡圍繞著她的,就必自阿舍拉 (M-A-S-R)」,每棵樹都是阿舍拉的化身,31:28 重構後則指「她的兒女起來稱她為阿舍拉 (V-Y-A-S-H-V-H)」,在 《申命記》 33:2 摩西臨終前的遺訓中重構後可見 「耶和華從西乃而來,從西珥向他們顯現,從巴蘭山發出光輝,自卡德詩 (Kadesh,猶太女神) 而出,在祂右手為阿舍拉 (Asherat)」 ,阿舍拉就是第一聖殿時代耶和華的妻子,在第一聖殿中有著象徵阿舍拉生命樹的巨型的純金蠟燭台。這些列祖流傳的習俗被公元前六世紀的約西亞王為要達至中央集權的政治目的而誣衊為拜偶像,並在《申命記》16:21 頒佈「你們不可在神的祭壇旁邊種植阿舍拉女神樹 」。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07日Zeke Li's facebook

Friday, October 4, 2013

Zeke Li:當猶太轉向靈知 —《阿當啓示錄》

自拿戈瑪第古本中《阿當啓示錄》被鑑定為比基督教先存的猶太靈知文獻,為阿當對三子塞特提及使者曾對他的傳授知識並預言空中掌權者將以洪水滅世威脅其後裔,是靈知神話對《創世紀》中伊甸園和挪亞洪水重釋現存的最早版本,當中指造物主妒忌陰陽同體的阿當的榮光從而將他們分開,進入死亡之眠中,在《伊甸》跨媒體劇場並沒有直接採用《阿當啓示錄》的內容,然而其記載是相當有趣,值得在此分享:

當神以泥土造我和你母親夏娃,
我憑藉她的榮光一起前往我們的源自處,
她更教授我永生神的知識。我們變得像永恆的天使,
高於創造我們的神和祂的眾能力,這是我們一直不知道的。
這時,神,就是那眾世代和眾能力的掌權者,
在憤怒中把我們分開,使我們成為兩個次元者,
心中榮光和知識皆離我們而去......
自那天起,永生神的知識離開我們,
我們開始學習死亡的事宜,像凡人一樣。
我們認識創造我們的神,對祂的能力並不陌生。
就在恐懼和奴役中祀奉祂。我們的心變得黯然,心中的意念也沉睡了。
接著,我看到三位無法描述的形像,
基於他們不是出自創造我們的神的能力。
他們的榮光超越 [創造我們的神],[三] 人對我說:
「阿當,從死亡之眠中起來吧,聆聽那人的種子,
那是生命之源,那來自你和你妻子夏娃的。」

如此將先存陰陽同體的阿當分開說保存在《掌權者之實相》中,書中重釋《創世紀》「使阿當沉睡」為掌權者把陰陽同體的阿當女性一邊奪去,使他變得無知:

掌權者商議說:「來,讓我們使阿當沉睡。」
如此他們「使他沉睡,他就睡了」就是無知。
他們拿走像女性的一邊,並以血肉填補那空缺,
阿當就成了剩下魂而沒有靈。

到底是次《伊甸》劇本採納了那一個說法?屆時就會知道了。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05日Zeke Li's facebook

貓賊闖民居嘶叫趕屋主

愛爾蘭都柏林女戶主卡羅琳,在YouTube上載影片,嚴正警告鄰居時刻保持門窗緊閉,防範的並非一般盜賊,而是「邪惡」貓賊。
從片段可見一隻黑 貓被曲奇餅的香氣吸引,擅闖民居躲在窗簾後(左圖)。卡羅琳守護曲奇,惡貓發出叫她「滾開」的聲音,更目露兇光,幾乎跳到她身上施襲。最後牠推倒碗碟,跳 窗逃離現場。卡羅琳留言指貓賊沒有受傷,後來貓咪的主人科菲在Twitter承認片中的「惡貓」是她飼養的亨利(右圖),但說亨利平時安靜、不具攻擊性: 「每個人都有秘密,我從不過問牠的私生活。」
英國《都市報》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05日蘋果日報

Thursday, October 3, 2013

Zeke Li:《以弗所書》2:2 提及的「空中掌權者」之真相

基督教中魔鬼撒但的概念是受波斯拜火教影響逐漸形成,而在這之前早期基督徒乃相信天空上有一眾主宰天體和操控人類的掌權天使,在新約《以弗所書》2:2 稱他們為「空中掌權者」(ton archonta exousias tou aeros),《以弗所書》作者理解人類正在與這些自天體而來的能力鬥爭,在《弗 6:12》就說到「因我們並不是與有血肉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黑暗世界掌權者 (tous kosmokratoras tou skotous) ,以及自天層 (en tois epouraniois) 而來得屬靈邪惡能力爭戰」。

《以弗所書》中的「空中掌權者的首領」的原型來自《利未記》十六章贖罪祭中提及的阿撒瀉勒(Azazel, 意為「暴躁神」),當祭司獻羊給耶和華時同時須獻上另一羊給此阿撒瀉勒。被虜回歸後的猶太人不但背棄了祖傳信仰,移除了自古敬拜的阿舍拉,並且深受巴比倫信仰影響,引入源自巴比倫的贖罪祭並獻羊給耶和華和阿撒瀉勒,阿撒瀉勒就是巴比倫太陽神阿撒卡蘇卡 (Azaga-suga,意為「至高的羊」)。在《死海古卷》的《大力士傳》及猶太啟示文學《以諾一書》中,阿撒瀉勒為神的眾子之首,他和其他守望天使本有掌權大地的權柄,可是在洪水前他們落入人間通婚以亂世,最終導致洪水滅世之惡果,猶太解經書《米大示》視阿撒瀉勒等同死亡天使撒瑪爾,在《拿戈瑪第古本》中的《約翰秘傳之書》撒瑪爾亦是空中掌權者之首三名字之一。贖罪祭同時獻祭給耶和華和阿撒瀉勒是認受了阿撒瀉勒掌管大地的權力,一如《死海古卷》的《光明與黑暗的兒女之爭戰》中相信大地早已落入惡者彼列 (Belial) 的手上。

自猶太傳統伸延的空中掌權者,有別於後期基督教中魔鬼撒但,他們依然被視為是神的眾子,擁有創造物質界、主宰天體、統治列國的權柄,這是為何新約裡仍稱他作「世界的王子」《約 12:31, 14:30》及「這世界的神」《林後 4:4》,他們的作為並非出於邪惡,而僅是出於愚昧和對權力的戀棧。同自《猶大福音》之《查克斯古本》中的不明碎片指在曠野四十天禁食禱告時試探耶穌是空中掌權者之首撒卡拉而非魔鬼撒但,他既作為物質世界的造物者和掌權者,這樣撒卡拉以本屬他的物質世界去試探耶穌比起魔鬼撒但提出邏輯上來得較合理。

在《拿戈瑪第古本》不同經典裡的創世神話必定出現空中掌權者之首撒卡拉宣告自己是嫉忌之神、是唯一神或父、除他以外別無他神之記載,明顯是仿諷耶和華在十誡的第一誡及《以賽亞書》被虜後添加部份,表明自己是「嫉忌之神」(El Qanna) ,希伯來文 Qanna 是明確地指「嫉忌」,《和合本》將「嫉忌之神」(El Qanna) 翻譯成「忌邪的神」及《現中修訂版》「不容忍跟我對立的神明」都是沒有原文根據的。

靈知派則以撒卡拉無視在其上的能力妄自尊大地宣告自己是嫉忌之神和唯一真神為靈知宇宙觀中墮落之起源,在《真理之證詞》作者則反問會妒忌人類吃下禁果後眼睛打開並能如他一樣懂分辨善惡,及吃下生命樹果子後得著永生,這算是怎樣的神呢?而在《大塞特的第二論》基督譏笑掌權者自稱「我是唯一神,除我以外無他神,我是嫉忌之神」,並指他既不懂父的旨意,實質上他也是空無榮耀的;在《真理福音》中,作者指真理之父是沒有嫉忌的,嫉忌卻存在著祂和世人間的掌權者中,縱然他們接過父的圓滿,他們卻把知識據為己有,這私心使他們永遠無法達至圓滿。及後中世紀的純潔派,他們的經典《約翰的提問》記載魔鬼向摩西頒下律法並宣告「我是唯一神,除我以外無他神」,父便差遣基督到世上顯明祂的名,使人認知魔鬼和他惡行,此說法某程度上是承傳了靈知主義。

引英國循道衛理會傳道人 Margaret Barker 所提出:「靈知派認為《以賽亞書》中神宣告自己為獨一真神和造物主是狂妄自大的,他們並多次憶述母神是怎樣自聖殿被移除。對他們來說,巴比倫流亡時代以後的耶和華是外來神和暴發戶,這顯然是第一聖殿傳統繼承者對抗公元前五世紀申命改革一神論的直接反應。這裡回應了 Quispel 所言:『靈知派針對的是創造世界和頒下律法的猶太神,這樣的教義有可能就是源自古猶太嗎?倘若巴比倫流亡後回來的猶太人離棄了原來的信仰,強行加入他們新版本的摩西律法,追隨《以賽亞書》宣稱耶和華是唯一造物主,如此靈知主義的根源極有可能就是第一聖殿傳統。』 」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04日Zeke Li's facebook

Wednesday, October 2, 2013

與美女搭訕 勃起男失敗 裸男成功攞電話

當街被美男索取電話號碼,可能會叫女士心花怒放,但若果對方是猥瑣「勃起男」或裸體男,情況則可能大逆轉。
問甜姐兒討電話號碼再偷拍她們的反應,成為歐美青年茶餘飯後的小玩意,有人為標奇立異,竟在褲襠裝上15厘米長的假陽具,變身超大碼「勃起男」四處搭訕(右圖)。
雖然男子魁梧英俊,但「那話兒」卻教女士們側目,換來「休想」、「我想嘔」、「請走開」,只有少數貪玩豪放女才會與他搭訕。
繼「勃起男」之後,最近有大膽男子費爾海爾剝光豬,上街向索女搭訕(左圖),女士們雖被嚇得尖叫與花容失色,但冷靜過後總會樂意講出手機號碼,還不介意與費爾海爾來個深情擁抱。哪種搭訕方式成功率最高,果然是門學問。
YouTube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03日蘋果日報

Tuesday, October 1, 2013

Zeke Li :阿當遺失的「光之衣裳」

在死海古卷《大馬士革文獻》中撒督祭司權柄認為第二聖殿早已墮落,他們預言在最終阿當將「修復所有榮光」,而死海古卷中的《傳道書 8:1》是「你有著我們父阿當的光之形象,阿當的智慧使他面有光彩」,死海古卷把持者一直知道一個沒有在《創世記》記載擁有智慧和榮光的阿當。第三世紀拉比指彌賽亞時代阿當將會重修其光芒、生命、高度、地上果子和天上果子。在《創世記》1:28 記載神賜福阿當「要生養 (P-R-H) 眾多 (R-B-H),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K-B-Sh)」,這裡同時可讀作「榮美 (P-A-R) 、巨大 (R-B-H) 和修復 (K-B-Sh)」,在猶太典外經《阿伯拉罕啓示錄》中就描述有一「高聳入雲、壯闊無比、無法相比的男女同體人」。猶太釋經書《米大示》則有記載在二人離開伊甸園,神以皮衣補賞他們失去的光之衣裳。

摩西在西乃山目睹六日創造異象並將之以會幕之物作中象徵,擁有神「造男造女」的形像的阿當作為大祭司的天上原型,而大祭司就是地上阿當的顯形,故此他們要穿上榮耀和華美的聖衣《出 28:2》,只有「心中有智慧的和有智慧的靈所充滿的」才能編織這衣服《出 28:3》,對照《列王紀下》23:7 記載的約西亞王「拆毀耶和華殿裡廟妓的屋子,就是婦女為阿舍拉織帳子的屋子」,「大祭司聖衣」、「阿當榮美光之衣裳」和「阿舍拉/智慧」三者間必定有一定關係,穿上象徵「阿舍拉/智慧」(智慧)的大祭司聖衣而修復至阿當男女同體神的形像先存狀態,這種男女同體的大祭司就是廟妓,這就是約西亞王要拆毀此編織智慧之衣的屋子並刪去阿當原有「榮美光之衣裳」的記載之因由。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02日Zeke Li's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