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4, 2013

陳志龍:產能過剩與轉型陷阱

7月1日,江蘇如皋,中國最大的民營船企熔盛重工門前聚集了上千名討薪工人。有報道說,該公司春節後就沒正常發過工資,討薪團來自各地,有的甚至拖家帶口。這一幕曾在一江之隔、被譽為“太陽神”的尚德門前上演。

從平均年虧損100億的中國遠洋到熔盛,從賽維到尚德,既是中國經濟粗放式發展的縮影,也是一些行業落入“轉型陷阱”的縮影。在全球經濟由擴張周期進入緊縮周期的轉折之後,如何走出盲目投資、粗放經營的老路,已成為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歷史抉擇。

今年上半年,隨著賽維、尚德的壞賬被計提,多個省份銀行業不良資產大幅攀升,個別省份新冒出的不良資產甚至佔到全國銀行業新增不良資產的三至四成。從鋼鐵、水泥、電解鋁、玻璃等傳統行業到新興的太陽能光伏、風能等一度被視為“增長核心動力”的戰略性新興行業,出現全面的產能過剩,這已是中國經濟最棘手的難題。一度靠巨額財政補貼和超級信貸堆積的產能過剩已深度威脅中國金融體係的安全。

據IMF報告,金融危機之前,中國產能利用率在80%左右。2011年,中國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至60%,現在能有50%就很好了。近來,工業生產領域大面積開工不足,PPI、PMI指數連續下跌,產能過剩的“黃燈”、“紅燈”警報頻現。企業庫存量激增、應收款激增,企業債務鏈拉長,說 明產能過剩問題正在加速顯性化。實際上,從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管理層在對經濟增速放緩容忍度提高的同時,對產能過剩行業如何建立出清機制也已提上議事日程。今年以來,曾經盛極一時的尚德破產、熔盛加速重組都是積極的信號。

一段時間以來,“把信貸資金引向實體經濟”的提法十分流行,實體經濟是相對于虛擬經濟而言的,在大面積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實體經濟累積的信 貸泡沫已非常嚴重,產能過剩累積的金融風險正日益凸顯。以尚德、賽維為代表的光伏產業,以中國遠洋、熔盛為代表的造船和航運業,卷入的銀行信貸資金過 1000億。在鋼鐵行業全面過剩的背景下,銀行業一窩蜂做鋼貿融資,風險貸款同樣超過了1000億,曾經的“藍海”拼殺成“紅海”甚至是屍山血海。而飽受 “暴利”質疑的中國銀行業,年利潤才萬億左右,能經得起幾個千億級不良資產的侵蝕呢?

長期以來,在“投資推動型”和“外向驅動性”的發展模式下,“消費不足”成為中國經濟最大的短板,投資規模過大和片面追求出口,導致一係列 能源、資源、要素和生態問題。每一輪投資擴張帶來的重復建設和資源能源浪費現象十分突出,不斷累積“產能過剩”型危機。據估算,僅在鋼鐵行業,由于產能過 剩帶來的損失就高達1萬億元。在太陽能行業最瘋狂的時候,國內有400多個城市規劃光伏產業園,有的地方為扶持光伏產業,政府提供標準化廠房,貸款政府提 供貼息,不帶一分錢,就能辦個光伏企業。有的甚至到了“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地步,“百億產業園、千億產業鏈”的巨幅標語充斥著光伏園區,過去與光伏八 竿子打不著邊的做服裝鞋子的都擠進來想做“太陽神”。

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范堅在江蘇工作期間,筆者曾與其探討中國式產能過剩背後的轉軌經濟背景和體制特徵。他2011年到江蘇工作,正是光伏 業最紅火的時候,蘇北一個地方的國稅局長向他匯報,說他們一個產業園半年的稅收就有10個億。范堅說,你別高興得太早。他從蘇南跑到蘇北,所見到處是光伏 產業園,連揚州這樣風景秀麗的宜居城市也大上光伏。2011年,全球光伏裝機量的2/3產能在中國。惡性競爭的結果是外部“遭雙反”,內部價格“拼刺 刀”。誇父逐日的瘋狂過後,被歐美貿易保護主義力量關門打狗,聚而殲之。回頭看去,歐美對中國光伏的欲擒故縱到最後聚而殲之,與當年日本人圍剿中國LED產業同出一轍,這似乎已成為中國製造業難以擺脫的歷史宿命。

中國式產能過剩是地方政府“競爭性趕超”的必然結果,在一場完全出于為GDP而展開的競爭中,他們常常以“彎道趕超”的思維,往往會就某一特定階段的熱點產業集中進行所謂的“加速推進策略”,產業進入壁壘再高,強大的行政力量也能實現有效突破。其結果是規劃什麼,什麼就過剩。在這種政府主導性的投資模式下,不僅一些所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容易獲得貸款,政府的各類平臺、固定資產投資也是信貸資金扎堆的好去處。巨額投資損耗、資金運用效率低下、新城市攤大餅、老城市翻來覆去大拆大建,都成為折騰出GDP的不二法寶。于是,高速公路通向荒蕪,高鐵出現一人車廂,沿海經濟不發達的兩個鄰縣,也 “你追我趕”地搶著把錢往水裏扔——建深水大港,他們都豪邁地發出“窮縣也要建大港”的豪情壯志。有些地方沿江兩岸則到處建造船廠,戰旗獵獵,千軍萬馬好不壯觀,現在全趴下了……

高負債率、高杠桿不僅讓產能過剩行業自咽“苦果”,也深度挾裹金融體系,嚴重威脅金融安全。以鋼鐵行業為例,2012年末鋼鐵行業44家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0%,今年一季度末,鋼鐵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呈現出繼續上揚態勢,整體資產負債率高達80%,現在陷入全行業虧損的泥潭。玻璃從2億重量箱增長到8億重量箱,全行業持續虧損。新能源板塊中的金風科技和華銳風電,股價分別從最高位的160元、88元跌到當下5元左右,鐵道部資產負債表更是以超2萬億的信貸讓各方跌破眼鏡。而這才是不良貸款的冰山一角。20多萬億元的地方平臺貸款、10多萬億的房地產貸款、10多萬億元低效的“鐵公基” 固定資產貸款,不少都成為中國經濟的心腹之患。大規模投資不僅給經濟金融安全“埋地雷”,其引發的環境破壞、能源浪費、資源過度開發等社會問題,也加劇社會風險。有報告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濟發展中的環境損失佔中國GDP的比重大約為3%至4%,目前要超過6%。2012年中國GDP超過50萬億,據此推算,每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將達到3萬億元。

在全球經濟向好時,依靠外部市場來消化過剩產能。而現在出口大幅收窄,國內需求萎縮,歐美國家“再工業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外部吸納消化力日益式微。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和全行業超高投資率形成的產能過剩相互強化,整個經濟體加速去杠桿化和合並產能時,經歷的陣痛難免,這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魄力和擔當。長期累積的過剩產能的集中釋放,注定了調整是痛苦而漫長的,危機的最終解決,需要政府完善產業的出清和重組機制。

中國經濟新一輪起飛因產能過剩而打了一個趔趄,這是中國經濟進入“轉型陷阱”的一面鏡子,要跳出這一怪圈和陷阱,避免摔大跟頭,還必須靠深化改革,通過釋放新的制度紅利來消解。因此,如何從根本上優化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改變發展方式上唯GDP挂帥的官員選拔體系,以及政府對資源和要素的強大掌控力,放開市場准入,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的作用。在經濟困難時期,對低效的固定資產投資果斷責令其下馬,對樓堂館所項目進行認真清理,嚴肅財經紀律,建立公平市場規則,反對那種盲目投資伴隨的對企業盲目補貼——這只會造成新的不公平,加劇惡性競爭。

資料來源:2013年07月05日新華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