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力一字解作主,是迦南神話中 El
(神)的眾子之一,在天上後登基為王,人子和駕雲者是稱號,以色列人被擄後深受波斯米特拉影響,出現了《但以理書》的父子二元神論
(Binitarianism),詩篇亦借用了大量烏加里特《巴力聖經》的內容,重新編制的《摩西五經》和《以賽亞書》40-至66章的獨一神論根本沒有
在第二聖殿實行。耶穌作為神的獨生子和人神間的中保必然同受波斯米特拉的影響,但《馬太福音》26
章讓我們重新理解當時拉比猶太教與馬太作者對巴力的理解,當大祭司審問耶穌是否神的兒子,耶穌回答:「這是你說的。
但是我告訴你們,此後,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全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馬太作者刻意保存了一系列巴力的特徵在此,而大祭司竟是「祂侮辱了神!我們再也不需要證人了。你們都聽見祂侮辱了神」,換言之當時拉比猶太教依然視巴力為聖神不可侵犯,等同侮辱神,早期基督教的確與巴力復興運動有相當關係。但新
約並不只把耶穌等同巴力,《約翰福音》與《保羅書信》相信的是道/智慧成肉身,是更高的神祗智慧的降世,《希伯來書》承繼了《死海古卷》的說法,耶穌是
《創世記》至高神的大祭司的再臨,雅各以便尼派革利免文獻相信耶穌是太初獨一先知的不斷轉世,《多馬福音》和《猶大福音》則指耶穌乃自不可言喻的國度來,可見早期基督教對耶穌身份的詮釋多元的。
資料來源:Zeke Li's Faceboo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