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字子培,號乙庵,晚號寐叟。浙江嘉興人。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代大儒,受當時學人所推崇。陳寅恪稱他為「近世通儒」,王國維說他:「少年固已盡通國初及乾、嘉諸家之說;中年治遼、金、元史,治四裔地理,又為道、咸以降之學。」是集有清三百年學術之大成且繼往開來的學者。而胡先驌稱他「清同、光朝第一大師,章太炎、康長素(有為)、孫仲容(詒讓)、劉左庵(師培)、王靜庵(國維)先生,未之或先也。」
沈曾植致力於學術研究,尤以治西北史地最見重於世。他長於才而博於學,可謂淵廣無涯,最負盛名的是史學、佛學、詩學、書學。當他後來居於上海「海日樓」的一段時間中,中外學人,爭相質疑問學,幾乎無日無之,座上客常滿,儼然為一代儒宗。他對於蒙古語、滿洲語、西夏語等,尤有研究。王國維的《蒙古史料四種校注》,中華書局的《聯綿辭典》,都受過沈氏的潤飾。著有《元秘史箋註》、《蒙古源流箋證》、《海日樓詩集》、《海日樓札叢》及《寐叟題跋》等,而尤以《寐叟題跋》為最精采之作,藝林人士,莫不交相讚譽,而競相搜藏,以資參考研究之需。
沈曾植的詩被譽為「同光」體的魁傑,他以「經史百子、佛道二藏、西北地理、遼金史籍、金石篆刻、醫藥等方面的奧語奇詞以入詩」。但他也不是有意在詩中雜拉生詞、炫學矜奇,而是在完全通融了學術之後,不自主地將其中的學術用語、典事奧語引入詩作之中,與刻意堆垛生詞硬語者迥乎不同,這非學識宏富之大師無以至此。他將清代的「學人之詩」引向更險更僻的路數,在此前此後都沒有人引學問入詩如此之深、之繁、之僻,而形成了「奧僻奇偉,沉鬱盤硬」的詩風。與沈曾植同為「同光」體詩派的陳三立就說:「故其詩沉博奧邃,陸離斑駁,如列古鼎彝法物,對之氣斂而神肅。」汪辟疆在《光宣詩壇點將錄》中也說:「子培詩多不解,只恨無人做鄭箋了」。後來為沈詩作箋注的錢仲聯也認為注其詩「難度超過了任何一位大家名家的專集」。清代的「學人之詩」發展至此已是高處不勝寒了。
沈曾植也是著名的書法家,論者謂:「三百年來的書家,沈氏可推為第一人。」他早精帖學,師法包世臣、吳讓之、張裕釗。晚年則轉向黃道周、倪元璐,並以此為基點,向上攀援鍾繇、索靖,吸收新出土資料《流沙墜簡》。參分隸而加以變化,書風益見古健奇崛。「融通」是沈寐叟重要的書學觀念,無論是用筆、用墨、結字、章法、碑帖結合、南北書流、古今體勢都主張融通一起,泯滅「碑帖對立、南北分歧」之限。他是以無法為有法,是貫眾法為我法。書家曾農髯(熙)說:「余評寐叟書,工處在拙,妙處在生,勝人處在不穩。下筆時有犯險之心,故不穩,字愈不穩則愈妙。」拙、生、不穩、犯險,頗能道出沈曾植的書法特色。
沈曾植晚年所作章草,抑揚盡致,委曲得宜。章草學易成難,功力不逮,輒多乖誤,尤忌甜熟,沈書獨以峭拔古拙稱勝。論者謂:「晚歲所作,多用方筆翻轉,飛騰跌宕,有帖意、有碑法、有篆筆、有隸勢,開古今書法未有之奇境」,真有如西晉書家索靖所言「和風吹林,偃草扇樹,極繽紛離披之美」。在其後的書家,如于右任、馬一浮、謝量、呂鳳子、王秋湄、羅復堪、王蘧常、臺靜農等人或多或少都受其啟示與影響。
沈曾植與康有為交誼篤厚,至老不渝。此源於甲午之前一年,寐叟識康有為於粵,時南海以舉人講學於廣州萬木草堂,刊《新學偽經考》,舉二千年之疑案,加以辯證,又從而推翻之,一時士林引為怪異,清吏咸譁然以為大逆不道。此事後為言官交章彈劾,幾興文字獄,賴翁同龢、李鴻章為之緩頰於上,沈曾植則連合文廷式、曾廣均等奔走疏散於下,始得毀版銷案。沈與康當時不過僅是文字之交,卻能於康遭逢大厄之際,不顧個人前途,亦不懾於權勢,竟捨身相救,實具古人風義。
沈曾植在戊戌變法前,本是一個維新派,曾贊助康有為創立強學會,敦促康有為公車上書。辛亥革命後,沈曾植賃屋於上海麥根路,所居自署「海日樓」。他因足疾,終日沉浸在古碑帖和版本中,甚少外出。凡所題跋,全用遜清甲子,稱得上是滿清遺老。張勳復辟醞釀期間,一般遺老們都在策劃奔走,沈曾植也是其中之一,外間人只知道他參與其事,卻不知他在這次復辟事件中,完全居於主謀地位,這可以從他致復辟派首腦之一劉廷琛的密函中窺見一斑。在沈的這封信中,可以看出他是有深謀遠慮的。他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充滿樂觀,要求實現復辟的迫不及待的心情躍然紙上;至於對張勳,在稱呼和口氣上也是寄予厚望的。
更為人所疵議的是,他竟然應康有為之召抱病到北京,並接受溥儀的學部尚書的任命,老境愚忠,亦可憫矣。復辟失敗後,沈和康一同逃入東交民巷美森園(即美國公使館)請求政治庇護。康、沈兩人同為維新人物,如今卻是逃亡的復辟派,當兩人寄住美使館時,曾互相酬唱以解憂愁。在沈和康的詩句中有:「香火因緣定幾生,百年憂患飽同更」之句。
沈曾植一生學問書法皆為世人所稱道,唯獨民國成立後,他卻成為丁巳復辟的要角,白璧有瑕,故不為當時的民國所重,談論者不多。如今時移世變,民國已過百年,我們對其傑出的成就,自當要有更深入的認識。
資料來源:2011年12月18日蘋果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