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政策風險,地產股已有所回吐,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既然樓市上升推動力未有根治,實體樓市沽貨買貨都有太多制肘,地產股卻進出自由,相對優勢更加凸顯。但不能否定的是,發展商新盤部署被打亂,地產發展股在一段時間內,可能落後收租股。而發展商到底會乖乖就範,抑或跟政府博弈到底,往後的發展將更加有趣。
政府逃避核心問題
政府當然明白,既然資金繼續流入,龐大的貨幣基礎完全沒法子冲銷,資金多形成樓市上升,警報會持續響起,所以政府強調是從需求落手,從需求控制價格,幾年內政府已經先扭曲供應,現在又扭曲需求,梁振英說得沒錯,香港已經沒有積極不干預這回事。連土儲數據都出錯,還要是報大數,看來要透過控制需求爭取時間追供應,談何容易。
目前本港貨幣基礎超過1.1萬億港元,五年來增幅近三倍,但廣義貨幣升幅仍然落後,換句說話,有大部份流入的資金仍然未有轉化成為貸款,製造出貨幣乘數效應,這一個風險才是潛在的最大計時炸彈。
對外資、甚至對內地人而言,將資金輸入本港基本上是零滙率風險,因為港元升跌最多僅局限於1%,試問哪有一個市場具備如此安全保障?很多人仍然會否定擴大波幅或者升值是有效用,認為這只會加速資金流入,但既然現在資金已經累積至天文數字,就算再增加,涉及的相對性影響已經較少,再有資金流入亦不會構成拆息大幅下降。
反之,因為波幅擴大,以及滙價突如其來的變動,資金就即時面對相對大幅度的滙兌風險,這一點就足夠令資金要再盤算。
樓市的問題,已經肯定不再局限於供求因素,政府逃避核心問題,繼續搞多幾個政策,或引入更多名目的稅項,政策因素造成的潛在樓市災難,或是本港面對的真正最大風險。
資料來源:2012年10月30日蘋果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