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信經》是基督教三大《信經》之一,傳統說法是耶穌升天後聖靈在五旬節時使徒合撰,然而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前是原為多元派系和不同教義組成的信仰,
克萊蒙研究大學教授 Gregory J. Riley
所言「縱然在相同地理和城市,不同的基督教導師也傳講著不同的福音訊息以及不同看法的耶穌」,在公元四世紀以前並沒有統一信條的必要。《使徒信經》最早的
文字記錄自第五世紀亞爾勒主教凱撒留,而今天所見版本則遲至第八世紀德國修士皮爾明所收錄。第四世紀阿奎利亞修士魯菲努在其編年史中指信經中的主為「創造
天地」的主、耶穌從聖靈「成孕」、彼拉多手下「遇難」、,在十字架上「死了」、「下到陰間」、「聖而公」教會、「聖徒相通」及「並且永生」均為後期添加,
修改自《古羅馬信經》,這些修改是為了配合當時教會教義上的需要,東正教官方至今一直不認受《使徒信經》的可信性。在《使徒信經》最受爭議的為耶穌基督
「下到陰間」(正確來說《使徒信經》是使用「地獄」Inferos
一字)之說,基於基督不可能進入地獄受苦,有宗派主張認為此選擇性信條,有些甚至完全拒絕包括此句在信經中,第三世紀《敘利亞信經》則有相對較原始的版
本:「耶穌在本丟彼拉多手下被釘在十字架上,並平安地離開,為了教導阿伯拉罕、以撒、雅各及眾聖者關於世界終結及死人復活這一切」,極具基督分離說(基督
沒有經過痛苦而離開軀體)的意味。
資料來源:2013年12月29日Zeke Li's faceboo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