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研究破解曬太陽或光線治療可改善抑鬱症的原理,研究是與北京大學聯合進行,發現光線充足可刺激視神經細胞,提高大腦血清素濃度,從而改善抑鬱症狀。參與研究的港大解剖學系講座教授蘇國輝(圖)表示,期望可利用今次研結果,研發針對抑鬱症的光線治療。
病人常於冬天病發
兩間大學的解剖學系專家將蒙古沙鼠放入黑暗空間,發現沙鼠失去光線後,會阻止「Y樣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向大腦的情感區傳遞資訊,引發抑鬱行為。同時,情感區的一種血清素「5-羥色胺」濃度會減低,也是引致抑鬱症狀的元凶。實驗顯示失去光線的沙鼠,在游泳測試中游得較慢或表現差,對照組沙鼠無此情況,反映缺乏光線會誘發動物抑鬱。
專家再利用藥物刺激沙鼠的Y樣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活動,發現沙鼠如服了抗抑鬱藥物般,症狀有明顯改善。上述研究結果已刊登在新一期《神經精神藥理學雜誌》。
蘇國輝表示,歐洲普遍在冬天陽光較少,致抑鬱症病人常於冬天病發,當地已採用光線治療有關症狀。今次研究屬首次破解光線如何經視神經細胞改善抑鬱症狀,為醫學界重大突破。初步結果又發現個別光線對舒緩抑鬱有幫助,稍後將作進一步研究。他期望最終能研發出更有效兼針對抑鬱症的光線治療,為病人提供藥物以外的其他治療選擇。
資料來源:2013年04月18日蘋果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