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5, 2011

胡孟青:流動過剩下的美元荒

近期市況疲弱,場內更多人會選擇離場觀望,再留意分析員的盈利預測及對經濟展望的調整,其實又往往處於落後狀況,即是 Behind the Curve。逾九成恒指成份股公佈中期業績,有留意的話,無論業績好壞,最終被下調盈利預測的公司均佔多數。這似乎僅是盈利預測下調周期的開始,要有三數次下調預測,才可以結論下調周期已經完結。
美國 10年期國債息率再次跌穿 2厘,引用當年日本經驗,當債息長期處於 2厘樓下,已經認定經濟步入衰退。而且, 2年與 30年期國債兩者之息差,已收窄至今年以來最低的 310點子,債息曲線平坦,又是另一個衰退指標。銀行傳統拆入短錢貸出長錢賺取息差的武功,更幾近被廢掉。

美元借貸成本大升
雖然歐洲銀行已可以通過外滙互換機制獲得資金,付出額外代價卻是必須的。衡量歐元與美元互換成本之交叉貨幣基準互換合約( Cross currency basis swap),現時是負 81點子,而危機前正常水平是零,雷曼兄弟破產後曾低見過負 215點子,市場普遍認為當指標跌破負 125點子關口,才反映市場進入恐慌。
全球稍為令人安心的唯一因素,只剩下仍然過剩的流動性,但已經被市場再度缺乏互信的現實所抵銷。美元仍然是最後結算貨幣,但金融機構無意拆出資金,美國資金明顯出現緊急回籠迹象,美元借貸成本因美元荒而大幅上升。美元仍然主導參考 Basis swap走勢,即是用本國貨幣借美元的成本,已經出現環球性上升。
因此,真實的資金市場並非如我們想像中的有錢。當股票市場已非由估值主導而是由資金流主宰,市場仍然充斥太多執「平」貨言論;但如果閣下相信實質經濟已轉壞,而前景亦有欠明朗,就請戒掉一時的衝動。

資料來源:2011年09月06日蘋果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