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1

利世民:大蕭條第二波

金融危機,就是錢從金融體系急速流走,運轉放緩,信貸緊縮。 08年金融海嘯,最動盪那幾天聽到最多的流言,就是那些大戶,從銀行提走一叠叠的美鈔,放到銀行的保險箱。從此可知,金融危機是透過恐慌和不信任蔓延開去。
衰退的本質和金融危機不一樣。衰退是整體需求不足,就業和生產萎縮。不科學地講,前者是突發性的震盪,後者則是長期的問題。金融危機不會引發衰退,不過在一次漫長的衰退中,可以有多過一次的危機。

法國銀行相繼降評級
今次全球衰退,一直由 07年開始,已有 4年。嚴格來說,只有 08年一次,才算是主要的金融危機。如果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是這次蕭條的第二波,或者我們仍未見到最驚天動地的場面。
話說 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其間也是經驗過多次的震盪:由 1929年 10月的股災開始,差不多過了一年後才爆發第一次銀行危機。當時聯儲局已經在一年間,將貼現窗利率由 6厘削至 2.5厘。半年不到,又一次出現銀行被擠提。一直到 1931年,英鎊被迫放棄金本位,一年內有 25個國家也放棄金本位。貼現窗利率一度回升,連同債息也升,可是經濟繼續收縮,到了 1931年第四季,聯儲局透過公開市場運作買入國債,也就是今天所講的 QE。
結果,銀行體系繼續爆發危機,而且仍然一次比一次嚴重。一直到 1933年,儲蓄最終流入黃金,經濟也步入最嚴重的衰退。
昨日幾家法國銀行被降評級,歐洲各國的債息也在上升,加上歐元前景不明朗,現在的情況,竟然有點像 1931年。歷史,會重演嗎?
資料來源:2011年09月15日蘋果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