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0, 2011

張大春:青山禪寺一題

在比較密切地接觸香港之前,我從來沒有想像過中國古代歷史的某些重大事件會和這裡有關。比方說:文天祥、陸秀夫扶保南宋二末帝(益王、衞王)逃脫蒙古人的追殺,曾經一度流竄到今天的九龍城附近,是以九龍灣西面的一方巨岩上還刻了「宋王臺」三字──據聞,此臺即是陸秀夫背著衞王(亦即登基後的帝昺)投海之處。
三年前的秋冬之間,我每週往來香港嶺南大學授課,間有暇,曾兩度到學校附近的青山禪院遊衍。當其時,廟宇正在重修;從已經接近完工的兩處院落看來,雕飾殷勤,像是不大甘心置身於屯門一隅。說是屯門地僻,據說有兩位知名的中國老古人曾經到過,杯渡和尚其一,韓文公其二。

杯渡和尚事見《高僧傳.卷十》,列品「神異」,傳中說他「初見在冀州,不修細行,神力卓越,世莫測其由來」。此僧獨特之處在於隨身攜一大杯,能以之渡水,大約也就藉此為名。由於傳說中也提及他的下落,是在「屯門」出海,返回西域天竺,遂推測他可能是從印度大陸東來的番僧。
至於「屯門」是不是就在香港,未必無疑;古時屯兵南疆、戍衞海隅之地,何處不可叫「屯門」?但是在古籍上,此僧道別中原時有所謂「貧道將向交(阯)、廣之間不復來也」的話,香港當地耆老指認如此,旁處也就爭不得了。
至於韓愈,在《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中留下了一聯的痕跡:「屯門雖云高,亦映波浪沒」,好事者遂拿韓愈被貶至潮州的路徑作文章,說他是從廣州走海路經香港赴任的。這樣一來,便有機會道經屯門,非但上岸觀光,還留下了「高山第一」的摩崖大字,石刻就在青山禪院裡。此石此字,既無人能證其不出於韓文公,也就不煩人實證其必出於韓文公了。
我對青山禪院情有獨鍾,一個原因是他進門處的牌坊內外都有題額、對聯,有的凝積歐體結密的肌理,有的洋溢米體飄逸的神韻,以二王樹立的風姿典範言之,可以說是字字皆精,十分難得。

牌坊正面的對聯寫的是「樓觀參差,清夜聞鐘通下界;湖山如此,何時返錫到中原」作者赫然是民初袁世凱的大帳房、交通系魁首梁士詒。此公乃進士出身,還入選為庶吉士,科舉學問算是到了頭;一生鑽營多力,堪稱清末漢官裡少數有治事能力的。入民國之後,梁某當過袁世凱的總統府秘書長,也在奉系軍閥的促擁之下當過一陣子國務總理。
可惜他政治判斷力太差,而名利之心又太熱。袁氏帝制崩毀、張勳復辟失敗,他都因參與機要而受牽連,不得不逃亡。後來投奉系而奉系被直系打垮,北伐成功而遭國民政府追捕,一生四度遭通緝,不可謂不罕見。前引的對聯,就是洪憲鬧劇草草收場之後,梁士詒倉皇出奔香港,在當地留下的「怨望之詞」。
我在這牌坊底下徘徊了好一陣,拍了許多相片,回到家裡放大觀賞,臨摹了好幾十通,甚至還為這些殘斷的歷史碎片寫了一首七律:
詩成玩笑史成灰,不記青山埋渡杯。摩石應疑韓吏部,疊樓常壓宋王臺。斯人指點吟題剝,我佛惺忪睡眼開。大夢誰先覺今古,菩提無說有情來。
不過,後來就覺得可笑了。因為鍾情所在,不過是幾行字,而歷史或人生中相互倚附的、真偽錯雜的記憶與感動,並不牢靠。

資料來源:2011年12月11日蘋果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