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31, 2011

最猛酒吧 惡鬼打爛酒

哈囉喂嘩鬼作反,也有真鬼出沒。英國伯明翰一家酒吧鬧鬼,鬧的還是隻「閹尖酒鬼」,專在萬聖節來臨前打爛他不喜歡的酒。
「橡樹庭」( Court Oak)酒吧的員工熟客,為這隻酒鬼改名「科基」( Corky)。該酒吧建於 17世紀絞刑場舊址,人們猜測「科基」是多年前死去的亡靈,有些人見到一個年約 60來歲男子身影在吧枱後出現,員工也不時感到他存在,但「科基」每每在萬聖節來臨之前,出沒得最猛。
酒吧女經理泰勒說,近年哈囉喂之前,酒庫儲藏的紅酒和白酒,夜間都會無故打爛,而且不止一次,直到存酒品質提升才停止。泰勒相信「科基」是要告訴他們他對藏酒的愛惡。
Orange網站

資料來源:2011年11月01日蘋果日報

鬼屋少女上吊假戲成真

美國一幢嚇人鬼屋,近日發生離奇吊頸意外。一名 17歲少女在鬼屋嚇人,竟被絞索勒頸吊起,遊客以為是鬼屋嚇人伎倆,紛紛視若無睹離開。
意外發生於密蘇里州 Creepyworld遊樂場,場內設有一幢鬼屋,少女則是扮鬼嚇人演員之一。上周四晚,鬼屋一名工作人員,發現少女被鬼屋的道具絞索「真吊頸」,慌忙報警。少女送院後情況危殆。
美國霍士新聞頻道

資料來源:2011年11月01日蘋果日報

養貓可長壽

壓力是增加心臟病發的元凶之一,美國一項長達 10年的研究發現長期與貓為伴,不但是減壓良方,更可將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減低超過三成。研究人員發現平日與貓兒玩耍,能有效將壓力與血壓一併降低,大大減低心臟的負荷,發揮「貓醫生」的功用。
明尼蘇達大學一項研究跟進逾四千人的健康狀況,參加者除定期填寫健康問卷外,也需申報是否有養寵物及寵物的類型。研究發現有寵物作伴的參加者健康情況普遍較理想,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比無養寵物及獨居者低;研究進一步分析不同寵物的作用是否有差異時發現,養貓的人心臟病發的風險最低,較無寵物人士低約 33%,他們的整體生理及心理狀況也較佳。專家相信在每日繁忙工作過後,有家中的貓兒作伴是減壓良方,有助降低血壓與心跳。

資料來源:2011年11月01日蘋果日報

Saturday, October 29, 2011

凌空飛起變男聲 鬼女孩搬上銀幕

「死前片刻,我突然甚麼都看不到……之後我就在樓下角落椅子上死掉。」沙啞詭異的男鬼聲,由 11歲女童霍奇森( Janet Hodgson)口中吐出,這不是《驅魔人》情節(圖),而是知名的撞鬼事件。事隔 30多年,霍奇森仍會做噩夢,當聽說有人爭相把她的撞鬼故事拍成電影,她坦言很不高興。
1977年,霍奇森跟家人搬入北倫敦恩菲爾德的新家,沒想到是猛鬼屋,從此家無寧日,家具會亂飛,經常陰風陣陣,牆上現塗鴉,地板則出水。霍奇森更常被衰鬼威爾金斯上身,借她的口說粗話,更令她凌空飛起。
現年 45歲的霍奇森說撞鬼童年令她飽受創傷,她說被鬼上身時並不自知,但事後看見自己「入定」的相,「很沮喪」。「最害怕是凌空飛起,因為不曉得會掉在哪裏。」
有記者、警察、捉鬼專家等 30多人曾在她家目擊怪事,但她一家還是被懷疑「作古仔」博出名,她常要接受測試。「專家要我口中含水,但鬼聲仍傳出。我也試過被關入瘋人院,但測試顯示我正常。」最糟是上學也被欺侮,被封「鬼女孩」,弟弟也被人吐口水。
霍奇森說撞鬼事件在一年多後漸平息,但房子始終鬼氣陰森。她母親過身後,房子已有新住客。但許多人仍難忘「恩菲爾德惡鬼」,有兩間電影公司正分別把事件搬上銀幕。
英國《每日郵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30日蘋果日報

Thursday, October 27, 2011

香水食而不搽

啪丸即渾身芳香?哈佛大學正在研製一種香水膠囊,內含模仿人體脂肪分子結構的合成香味脂質分子,服食後脂質分子會被身體的酶代謝,香味分子便釋放,像出汗般通過皮膚表面排出並霧化,散發陣陣清香。研究尚在開發階段,美中不足是人體化學作用各異,香丸代謝後的氣味難以掌控。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8日am730

Wednesday, October 26, 2011

貓頭鷹報恩 叼鼠孝敬貓

南非一隻貓頭鷹,非常感激曾救牠一命的好心男,康復後不但經常飛回家探親,還會帶備老鼠「孝敬」他家的貓大人。
貓頭鷹與好心男的緣份,始於四年前。當時,好心男見牠受傷,帶牠回家照顧。牠跟好心男家人貓大人結成好友,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牠兩個月後康復,依依不捨地飛走。但貓頭鷹心存感恩,常常飛返探望他,更帶「手信」──老鼠或幼蛇,送給貓大人(圖),美味當前,貓大人當然受落。如此「厚禮」,好心男未必受落,最怕牠半夜輕啄他的被子,叼老鼠當禮物。
coming-worlds網站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7日蘋果日報

Tuesday, October 25, 2011

女傭中降頭雙乳長針

21歲柬埔寨女傭露絲麗(左圖),到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縣打工不到一個月得怪病──她胸部疼痛,雙乳不斷長尖針,四次手術取出 10支針(右圖),每支兩至三公分。她疑遭人下降頭。
最不可思議的是,每次手術後,醫生都驗清楚證實她雙乳內再沒有針,也沒有其他異物,但相隔一兩日,她再感到胸部疼痛,照 X光又發現乳房內有針,至今未查出成因。協助她的外勞介紹所負責人黃亞大說,他曾就此事致電露絲麗的家人,對方聲稱露絲麗曾在柬埔寨遭人下降頭。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6日蘋果日報

How Revolutionary Tools Cracked a 1700s Code

By JOHN MARKOFF
Published: October 24, 2011

It has been more than six decades since Warren Weaver, a pioneer in automated language translation, suggested applying code-breaking techniques to the challenge of interpreting a foreign language.

In an oft-cited letter in 1947 to the mathematician Norbert Weiner, he wrote: “One naturally wonders if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could conceivably be treated as a problem in cryptography. When I look at an article in Russian, I say: ‘This is really written in English, but it has been coded in some strange symbols. I will now proceed to decode.’ ”

That insight led to a generation of statistics-based language programs like Google Translate — and, not so incidentally, to new tools for breaking codes that go back to the Middle Ages.

Now a team of Swedish and American linguists has applied statistics-based translation techniques to crack one of the most stubborn of codes: the Copiale Cipher, a hand-lettered 105-page manuscript that appears to date from the late 18th century. They described their work at a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in Portland, Ore.

Discovered in an academic archive in the former East Germany, the elaborately bound volume of gold and green brocade paper holds 75,000 characters, a perplexing mix of mysterious symbols and Roman letters. The name comes from one of only two non-coded inscriptions in the document.

Kevin Knight, a computer scientist at the 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collaborated with Beata Megyesi and Christiane Schaefer of Uppsala University in Sweden to decipher the first 16 pages. They turn out to b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a ritual from a secret society that apparently had a fascination with eye surgery and ophthalmology.

It began as a weekend project this year, Dr. Knight said in an interview, adding: “I don’t have much experience in cryptography. My background is primarily i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Uncertain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the researchers went down several blind alleys before following their hunches. First, they assumed the Roman characters and not the abstract symbols contained all of the information.

But when that approach failed, they figured that the code was what cryptographers call a homophonic cipher — a substitution code that does not have a straightforwar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encoded information. And they decided the original language was probably German.

Eventually they concluded that the Roman letters were so-called nulls, meant to mislead the code breaker, and that the letters represented spaces between words made up of elaborate symbols. Another crucial discovery was that a colon indicated the doubling of the previous consonant.

The researchers used language-translation techniques like expected word frequency to guess what a symbol might equal in German.

“It turned out that we can apply a lot those techniques to code breaking,” Dr. Knight said.

The work is being praised by other experts. “Cracking the Copiale Cipher was a neat bit of work by Kevin Knight and his collaborators,” said Nick Pelling, a British software designer and a security specialist who maintains Cipher Mysteries, a cryptography news blog.

But while the cipher was a notable success, Dr. Knight and his colleagues have been frustrated by other, more impenetrable ciphers.

“There are these books and ancient languages of real historical value that contain historical information that we just can’t get out yet, and that’s of interest to a lot of people,” he said in a filmed interview describing the Copiale project.

The work has value to historians who are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spread of political ideas. Secret societies were all the rage in the 18th century, Dr. Knight said, and they had an influence on both the American and French Revolutions. He recently shared the decoded Copiale text with Andreas Onnerfors, a historian at Lund University in Sweden and an expert on secret societies.

“When he saw the book and the decoded version, he was very excited about it,” Dr. Knight said. “He found a political commentary at the end that talked about the natural rights of man. That was pretty interesting and early.”

Modern examples of challenging ciphers include the communications the Zodiac killer sent to the police in California in the 1960s and ’70s, and the “Kryptos” sculpture, commissioned for the C.I.A. headquarters, which has been only partly decoded.

But the white whale of the code-breaking world is the Voynich manuscript. Comprising 240 lavishly illustrated vellum pages, it has defied the world’s best code breakers. Though cryptographers have long wondered if it is a hoax, it was recently dated to the early 1400s.

With a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mputer scientist, Dr. Knight this year publish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manuscript that falls short of answering the hoax question, but does find some evidence that it contains patterns that match the structure of natural language.

“It’s been called the most mysterious manuscript in the world,” he said. “It’s super full of patterns, and so for somebody to have created something like that would have been a lot of work. So I feel that it’s probably a code.”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天敵似戀人 貓鼠相擁同眠

誰說貓與老鼠是天敵!在浙江溫州有市民養了兩隻貓,牠們雖有抓老鼠的本事,但善待老鼠的態度,卻讓主人感到驚訝。其中有隻黃色貓咪,輕輕鬆鬆地抓了隻老鼠,又把牠放進紙盒堆裏,大家一起玩捉迷藏遊戲,貓咪最終又把小老鼠抓到手,但在口邊把玩幾下後,又把牠放了。
在看看另一隻黑灰色貓咪,總喜歡與小老鼠為伴,天天與牠相擁而眠(圖)。
有鄰居說,牠們倆像一對戀人,相親相愛已經好幾個月了,任憑甚麼方法亦無法拆散牠們。
激動網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6日蘋果日報

Monday, October 24, 2011

日天氣反常 秋天開櫻花

日本 311大地震後,當地天氣變得極度反常,植物都受影響,令原本只在春天綻放的櫻花,近日在關東地區頻頻出現秋天開花的異象,民眾嘖嘖稱奇。

秋天開櫻花的異象,近日接連在日本關東各地出現。先是千葉縣成田機場附近一個牧場有櫻花綻放。接着東京都北郊的埼玉縣鴻巢市一個郵局停車場附近,一周前也開出櫻花。同時,埼玉縣川越市一個櫻花林也有多棵櫻花樹開花。當局暫未知秋天開櫻花是否跟 311大地震或核災有關,有人則認為可能因今秋天氣較和暖,以致櫻花亂開花。

圖片說明:櫻花本來在春天綻放,今年 311大地震後,重災區岩手縣釜石市曾有櫻花樹按時節開花。法新社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5日蘋果日報

白酒變空樽 蠱惑賊奇技偷酒

江蘇省蘇州市一間超級市場,近日發現放在貨架上的高級白酒, 10日內竟有五瓶無故變成空樽,包裝卻是完好無缺。超市職員看得儍眼,派人調查,發現一名中年男子在中午非繁忙時間將白酒搬到角落,不一會拿回來、放回原處(圖),而他的手上卻多了一個杯,超市職員發現他的杯子裏,剛好裝了一瓶白酒,即時將他截住。
超市職員在搜查他手提袋,發現他除偷走白酒,手提袋內還有烤雞、包裝食物。不過,超市未有透露男子以甚麼手法將酒倒出來。
優酷網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5日蘋果日報

Sunday, October 23, 2011

多餘女改名迎新生

印度重男輕女情況有多嚴重,從遭父母取名「多餘」的285名女孩可見一斑(圖)。她們日前在孟買改掉不堪的名字,以新名領取新身份證,象徵迎接新生。這群女孩都喚作Nakusa或Nakushi,印度語意為「多餘」,被視為貼嫁妝的蝕本貨;即使時代轉變,兩性平等仍是漫漫長路。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4日am730

俾狗咬 女郎秒秒要做愛

一名女子被狗咬,染瘋狗症,不是發出犬吠,而是性慾失控。
這名印度 28歲女子,突然覺得自己性慾失控,即使沒有刺激,時時刻刻都想做愛。如此性情大變,她向醫生求助,醫生查不出原因,惟有把她轉介到醫院,檢驗下才知她患上瘋狗症。
原來女子發病前兩個月被小狗咬,起初見傷口無大礙,不以為意,殊不知腦部發炎,竟令她性慾大增。雖然查出病因,由於錯過治療時機,女子病入膏肓,四日後不治。
每年全球有七萬人死於瘋狗症,死者多為疫苗貧乏地區的 15歲以下兒童,病毒 99%源自狗隻。國際防控瘋狗症組織建議:「若然你被受感染的動物咬傷、舔過或抓過,你必須於 24小時內救診。」
英國《星期日郵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4日蘋果日報

日寵物貓狗過剩 每年毒殺 20萬

一隻純種秋田犬露出絕望眼神、默默接受命運降臨──牠將被放入毒氣室,繼而在焚化爐中灰飛煙滅。牠曾集萬千寵愛在一身,最後落得如此下場,只怪日本近年不少人三分鐘熱度,追求名種貓狗。日本每年被人道毀滅的貓狗,逾 20萬。
在日本,寵物買賣是一盤大生意,每年達 200億鎊( 2,482億港元),一隻純種貓狗可賣 5,000鎊( 62,062港元),加上政府缺乏監管,環境惡劣的配種工廠紛紛出現,配出來的貓狗經常患有傳染病。無法出售的貓咪和狗狗,最終也難逃人道毀滅的命運。
據官方數字,九成被唾棄的貓狗,最終會被送到 108個政府設立的健康中心,這些中心每日平均人道毀滅 550隻貓咪和狗狗。貓狗會被集體放進充滿二氧化碳的毒氣室殺死,再扔到 600℃的焚化爐火化,過程猶如大屠殺。
英國《星期日鏡報》

圖片說明:秋田犬被送往毒氣室前無助地拍窗。互聯網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4日蘋果日報

Saturday, October 22, 2011

高慧然:偷食的女人

一個小範圍的調查報告顯示, 18至 42歲的港女中, 15%承認偷食。把調查範圍擴大,相信結果也差不多。不是說剩下的 85%的港女感情無比堅貞,而是願意承認自己偷食的女人畢竟是少數。女人跟男人不同,在這件事上,男人喜歡作大,女人喜歡作小。還有一部分人,不是不想偷食,苦於沒有偷食的機會和對象。
這麼說好像很主觀,但連同另一個調查報告一起看,就顯得客觀合理了。近期另一個團體的調查報告顯示,很多女人怕成為剩女,不惜草草嫁人。
草草嫁人的前奏,當然是草草戀愛,「草草」的原因,是對伴侶不滿意,嫌棄對方沒有前途、長相不濟、性格有缺陷、銀包乾癟、做人做事無承擔的大有人在。只是,放眼四周,能遇到的,多是這一類港男。 15%或更多的港女不是不願意堅貞,只是還未遇上值得對之堅貞的人。
女人心中有兩個自己在交戰,一個是向現實妥協的自己,草草戀愛,草草嫁人;另一個,卻是向現實作有限度抗爭的自己,其中一個抗爭手法便是偷食。她們偷食的對象,當然不會是清一色單身男士。所以,偷食的次數越多,對遇到的男人越失望,也就「疊埋心水」草草嫁人去了。
現代女人,自主意識愈強,對男人要求愈高,遇上值得她們為之堅貞的男人的機會愈微。偷食的女人,無論有多少男伴,身心仍是寂寞的。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3日蘋果日報

常上網看 AV 性無能年輕化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性無能不再是中年男人的煩惱,近年開始有年輕化的趨勢,不少 20多歲的青年已出現性慾大減的情況,原因竟是因為他們上網看得 AV太多,刺激過度所致,到真正與異性性交時已提不起興趣。
研究報告解釋,其實色情文章、照片及影片存在已久,但互聯網普及卻令色情資訊氾濫,變得唾手可得,當年輕人在網上不斷看色情照片或短片,令原本用來激活身體對性歡愉作出反應的神經傳送素多巴胺( dopamine)刺激過度,對性愛變得麻木。
其實性交時感到興奮或高潮,是由於腦部對有關訊息作出反應所致。
但若多巴胺被刺激過度,就會令大腦喪失對多巴胺訊息作出反應的能力,意味這些人需要更加激烈的性經驗才能激起性慾。
英國《每日郵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3日蘋果日報

躁父打機受擾殺子判囚

美國田納西州 19歲青年約翰斯頓( Andrew Johnston)去年 10月玩遊戲機時, 1個月大的親兒不斷哭鬧,他不勝其煩,用力壓榨和搖晃兒子,令男嬰腦出血,住院一周後死亡。男子承認二級謀殺,日前被判監 27年。
美聯社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3日蘋果日報

烈女高跟鞋 惡鬥襲胸男

南京「烈女」以高跟鞋惡鬥「襲胸男」!南京沿江工業開發區自今夏以來出現了一名騎電動車的色魔,不少夜班工作的年輕女子都在回家路上遭到他騎車尾隨並動手非禮。日前,這名色魔再次犯案,卻碰到一名性情剛烈的李姓女子,她在遭遇襲胸非禮時激烈反抗,更脫下鞋子和對方搏鬥,色魔遭暴打,最終落荒而逃。事後幾天,李女竟又遇見色狼,立即報警,警方隨後將他拘捕。據警方稱,男子姓周, 45歲,四川人,已因涉嫌強制猥褻婦女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江蘇龍虎網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3日蘋果日報

男救被姦婦「好事不能白做」

東莞厚街一名重慶籍少婦光天化日遭歹徒搶劫強姦,她事後手腳被綑綁、嘴被堵,被扔在路邊的草堆裏,因為不堪螞蟻在身上亂咬,幾乎全身赤裸滾到馬路中央,但無數車輛疾馳而過,沒人願意下車幫她。直到名叫王立振的男子開車經過,停車相助,報警、叫救護車,並通知其家人。
案發本月 8日至今歹徒未落網,而王立振卻因堅持要當事人表揚引起爭議。前日女事主(圖)和丈夫欲下跪王謝恩,王立即阻止,並說:「我要的只是一句謝謝,不是任何物質上的,也不是要你們感恩戴德,做好事就要得到表揚的,好事不能白做。」
廣東《南方都市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3日蘋果日報

Friday, October 21, 2011

脫衣護子 母遭馬蜂螫死

秋風起,馬蜂狂!內地近期頻生馬蜂螫人致傷致死事件,其中湖南一對母子日前遭一群馬蜂襲擊,媽媽為保幼兒,隨即脫下衣服護子,兒子最後平安,但她被毒刺活活螫死。而她死後還一直保持抱兒狀。網民紛留言表惋惜,感慨:「母愛真偉大!」

「快點救我的孩子!」周一( 17日),家住湖南常德石門縣鄉下的覃賓榮和一歲零九個月的兒子瑤瑤在路上遭馬蜂襲擊,她隨即脫下身上衣服蒙住了兒子,並大聲呼救。當附近村民聞聲趕到,只見她的身上和頭上滿佈馬蜂毒刺,手腳抽搐,嘴也不停流口水。

死時保持抱子姿勢
村民隨即抱走孩子,再找人來時,發現她已沒有呼吸,死時還保持懷抱孩子的姿勢。而瑤瑤幸沒被螫傷。據當地村民說,每年都有十幾個人被馬蜂螫死,本月就有三宗。
而貴州黔西 8歲男孩小剛卻沒有瑤瑤這麼幸運,上周五( 14日)他在回家路上被一群馬蜂「追殺」,頭、脖、手螫傷嚴重,毒性蔓延全身,多個器官衰竭,只有進行血液置換淨化蜂毒保命。
馬蜂毒會導致腎功能、肝功能等受損。因秋季是馬蜂回巢季節,毒蜂性情狂躁,頻頻殺人。民眾遇到蜂群攻擊最好用衣物保護頭、頸部,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如不慎被螫傷,可用清水或酒精清洗傷口,並應迅速就醫。用尿液塗抹可中和毒素。
中央電視台/《貴州商報》

圖片說明:家人抱着瑤瑤講述覃賓榮護子的經過。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2日蘋果日報

Thursday, October 20, 2011

懶公主男友餵飯挖鼻

患嚴重公主病的南韓美少女朴糾睿,起居生活完全倚賴男友,吃飯洗臉脫毛卸妝一切由他代勞,上廁所也要他背著來回,連鼻垢亦由他擦拭。男友侍候她的圖片嚇呆網友,封她為「幼嬰女」。
這對情侶更上電視受訪,男方直言感到羞恥;醫生為幼嬰女診斷,指她可能患「倚賴性個性障礙」,不能獨立做事。她表示會盡量改過,「但希望生活瑣事仍由男友負責」。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1日am730

青春「美魔女」 35歲似 20多歲

中女、熟女……年過 35歲的女士,又有新稱呼叫「美魔女」(圖),意即青春常駐,看不出實際年齡的美麗熟女。日本有雜誌更舉辦美魔女比賽,恨得眾多少女牙癢癢。
雜誌舉辦的 2,000人的美魔女比賽,只歡迎 1975年或之前出生的女士參加。由於參加者仿似 20多歲,比賽旋即成為日女人氣話題,參賽者的網誌每日更吸引逾 3萬人次瀏覽,人人都想知道美魔女平日吃甚麼、使用甚麼護膚品、穿甚麼衣服,令她們青春常駐。
比賽競爭激烈,最後由 44歲主婦大佐古雅子奪冠,並登上雜誌封面。大佐說她本來是個「肥師奶」,婚後增磅 10公斤,兩年前終狠下決心做運動,再加上後天超卓保養和扮靚,才得以回復玲瓏浮凸的身段,讓她自信心大增,在比賽中脫穎而出。
台灣東森新聞網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1日蘋果日報

紐約首映《建國大業》無人看

中國文化部等在美國紐約推出「 2011中國電影文化周」,雖然已大肆宣傳,但周一( 17日)首映當天,在林肯中心 Walter Reade劇院放映《建國大業》,竟然連一名觀眾也沒有,即使主辦單位也無人去捧場,成為紐約華文媒體間的笑談。
當地採訪的記者指,由於首映日人氣冷清,原定在林肯中心舉行的揭幕酒會臨時取消,不少記者到場都撲了空,後來酒會改在周二晚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禮堂舉行。有網民笑言:「是否包了場忘記出錢請人去撐場?」
台灣《旺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1日蘋果日報

男竊賊隆胸變索女潛逃

一年半前,一名 19歲少男因偷老闆 7,000元(人民幣.下同)而潛逃(左圖)。為躲避公安追捕,他竟隆胸、吃藥成大胸美女(右圖),靠網上裸聊、人妖秀維生,最終因洩漏行蹤,在上周六( 15日)被拘捕,但眼前「美女」疑犯卻讓公安儍眼。
在江蘇常州美髮店打工的明某,在一年半前偷走老闆的錢後,自此失蹤。常州公安近期走訪他貴州老家的父母時,循牆上的手機和 QQ號,於上周六在河南一賓館內抓人,卻發現一名「美女」正在網上裸聊。「我外貌都已經發生了這麼大的改變,你們怎麼還能抓到我?」外形有巨大改變的明某,對公安的出現感到不解,而公安對眼前的「美女」身份亦感到疑惑,經仔細核對後,證實為明某。明某潛逃期間到酒吧人妖表演、在網上與人裸聊,賺錢支付每月數千元激素藥費。
南京《現代快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1日蘋果日報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1

周澄:掠奪到何時?

聯合國說月底全球人口將衝破70億,糧食問題將成最大危機,慣有「人口恐慌」的某些香港人,恐怕又會覺得是窮國無法控制生育、發展長期滯後拖全世界後腿云云。早前東非饑荒籌款,諸如「搞足十幾廿年都饑荒點解仲要我捐錢俾你」的評論在網上所見不少,難怪說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公民素養和全球視野卻如此低,令人歎息。
世界糧食從來都足夠養活全人類,跟特區政府庫房一樣,足夠有餘,只是分配嚴重不均。在香港,我們每天丟棄的食物以公噸計,在海外,發達國家大農主為了維持價格,情願將生產過剩的農產品丟進大海。那麼窮國為何養活不了自己?是他們特別不濟,還是種種結構性原因?
最近,全球多個國際NGO上書聯合國,要求頒布規例去保障非洲和部分南美國家出現的「土地掠奪」(land grabbing)現象。國際樂施會的報告指出,自2001起,大批總計有整個西北歐大的土地被低價賣出或獲批給國際投資者,期間更涉及不少違反人權以至暴力的行為。土地既然是人家的,自然可以不顧環境污染和可持續性地大規模生產;有些土地則純粹是投機行為,任由空置等待最佳時機。
有人或會說,地盡其用不是更好嗎?報告指很多說詞都不符合事實。例如國際投資者大多不是「開發荒廢無用的土地」,而是掠奪那些本來已經有基礎建設和農業活動、大量當地人賴以維生的「良地」;投入的大型生產往往都是出口牟利(甚至不是種植食用作物)、漠視當地需要,而非「解決糧食問題」;這些項目享盡稅務優惠,徹底地榨取天然資源,不僅是「無助就業」,而是趕絕當地人生計。問題真的是當地政府無能短視嗎?未免太簡單:世界銀行和IMF本來有重大角色去促進投資發展窮國的農業和基礎建設、訂立法則適度保障這些國家的資源,而非當幫兇。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0日am730

羅家聰:狂開印鈔機 通脹避不了

去年 7月至今年 7月,瑞士銀根( monetary base)是按年收縮的,是故通脹低企。但自 8月瑞郎直逼 7毫以後,央行為了打殘滙價,不惜狂印銀紙。銀根,定義上是包括坊間流通與銀行庫存的紙幣、硬幣。這個數字在 8月份可以按年上升 86.4%,說其狂印銀紙沒說錯的。惜市場不少經濟文盲早已習非成是,認為任意狂印也不會出現通脹。

高峯期多滯後
事實是否如此?單看近年數據,不見兩者關係;但只要看夠長歷史,就一清二楚。觀圖所見,瑞士在五、六十年代曾經兩度「狂印」(但當時按年計還不過是兩、三成),通脹高峯滯後 4、 5年。 70年代也兩度狂印,通脹高峯則滯後 2、 3年。由此可見,由狂印到通脹可滯後 2至 5年。今趟狂印首見諸 2009年初,未到 2014年別下定論。
一如溫州、希臘信貸爆煲,瑞士的狂印只是冰山一角。當下間間央行都發癲狂印,令人憶起「上帝要人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物極,若非必反就是爆炸,但爆後也反,一如超新星爆發後也終必塌縮。瑞士的狂印銀紙與日本的瘋狂發債(日本也有狂印),本質上與歐美癲狂分別不大,最終必亡。

資金來源:2011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

睡眠性交症 瞓着造人成功

英國男子哈里斯與迪伊婚後一年半努力造人都不成功,沒料到他在睡夢中侵犯迪伊,卻一擊即中,最終誕下麟兒(圖)。
28歲的哈里斯患有罕見睡眠性交症( sexsomnia),入睡後經常不由自主地與妻子纏綿。迪伊初時沒為意,直至她計劃接受生育治療,才發現已懷孕,「我一直有記下做愛的日子,因此我肯定自己在他當晚病發時受孕」。迪伊憶述哈里斯首次病發後,翌日她傳短訊大讚他昨晚的性表現,但他完全記不起當時情況。兒子已 16個月大,哈里斯說:「她說最喜歡睡夢中性交,因我更持久,我想這正是令她受孕的原因。」
英國《太陽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

小天才 10歲懂 10語言

台灣女童索妮婭.楊( Sonia Yang)移居英國,不但沒有語言隔閡,年僅 10歲的她,還精通 10種語言,成了英格蘭西北部最年輕語言學家。
索妮婭隨家人移民曼徹斯特時,已諳日語、普通話、英語和台語,當老師發現後,大吃一驚,推薦她參加英格蘭年輕語言家比賽,讓她挑戰其他語言,結果索妮婭極速學會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哈薩克語和葡萄牙語,在比賽前幾周還開始學烏干達語。
索妮婭成功擊敗 5,000多名對手,獲頒最佳年輕語言學家獎(圖),稍後再參加全國比賽,她謙虛地說:「烏干達語和台語很相似,但我最喜歡的是英語,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說甚麼。」
英國《太陽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

女生男相 被迫去男廁 15年

短髮、眉粗眼細、皮膚粗糙、渾身肌肉……從外表看,南韓女子元惠善活像男人,但她其實只是女生男相,過去 15年來更為了避嫌,每次在外都要改上男廁。

元惠善的名字充滿女人味,偏偏天生像男人,連身形也因運動過量而充滿陽剛線條(圖)。人言可畏,她飽受精神壓力,為了做「有自信的女人」,去年鼓起勇氣上電視,豈料主持和觀眾都「驚為天人」,有觀眾見她手掌比男主持的還大,更說:「化妝後仍像男人。」「你是否變性人?」
閒言閒語的壓力,令元惠善大受刺激,早前她豁出去整容,將顴骨磨平,墊高鼻子,還有削骨和矯正牙齒等,花近 5,000萬韓圜(約 34萬港元)。她最近再示人時,已換上一頭及肩啡髮,終有女人味了。
台灣 gamme網站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

醫學院搬家屍體隨地放

「醫學院搬家,屍體隨地放!」近日微博瘋傳一張駭人照片,一批疑似經過防腐處理的人體遺骸堆放地上,旁邊站着 10多名穿醫生袍的人(圖)。有網友稱,這是早前江西省贛南醫學院搬家時所拍,批評學院對死者不尊重。
新浪微博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

Tuesday, October 18, 2011

全球語言源自倒裝句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語言進化研究所」指出,全球語言均來自5萬年前東非的一種語言系統,這種語言的字序,竟與電影星球大戰中尤達大師(圖)的「倒裝句」相似。研究所主任Merritt Ruhlen解釋,尤達大師說話時的字序是主詞、受詞、動詞,例如是「我你愛」,而非「我愛你」,他們分析約2,000種目前仍在使用的語言後,發現近半的語言都是使用這種次序,之後再衍生其他語言。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9日am730

高慧然:血是如何變冷的?

寫作這篇文章的時候,登入微博,人人聲討佛山輾童案,很多報章以此為頭條,《中青報》頭版是「 18個路人的冷漠群像令人顫慄」,《京華時報》頭條是「女童被碾眾漠然,良心底線誰守候」……輿論一面倒指責司機和途人的冷血,卻沒有過多探究製造出冷血司機和途人的社會背景。
撇開善心人的權益能否受到法律保障這個話題不說,我想提出另一個問題,為甚麼大陸司機幾乎是清一色冷血的?為甚麼他們撞了人之後不是第一時間施救,而是棄傷者逃逸,甚至還向傷者痛下殺手?比如藥家鑫向被撞的農婦連刺七刀,也有的司機是踩下油門反覆輾壓傷者?由事件初的不小心撞傷途人,演變成蓄意謀殺?
稍留意大陸新聞,便不難發現,以上事件絕不偶然,甚至已成為頻發的社會事件,這與政府不強制車輛購買保險有關,而且,即使購買了第三保,發生交通事故,事主與保險公司交涉的過程漫長、繁瑣且痛苦,車主、駕駛者及意外中涉及的第三者極難得到完善保障。一方面,街上車滿為患,另一方面,絕大多數車子都不購買保險,政府甚至還允許無牌照車駛向街頭,出了事,死人的賠償金額又遠遠低於傷者的醫療費及後續費用。發牌制度、保險制度、醫療制度的不健全同時製造出冷血社會。這是問題的根源。治國,豈能靠良心和道德?只能靠法制。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9日蘋果日報

癡情男伴妻屍同眠 7年

越南一名癡情男子,妻子逝世入土為安,竟在墓地挖出亡妻遺骸,帶回家一起生活(圖)。事件前年被傳媒大事報道後,男子至今仍繼續抱屍同眠(下圖),七年來日夜嚇壞鄰居。
57歲的黎文(音譯)居於中部廣南省, 2003年喪妻後憶妻成狂,每晚都守在妻子墓旁。 20個月後,黎文擔心風雨損毀棺木,於是在墓旁挖坑,然後躺在棺木旁邊慰寂寥,七名孩子知道後曾加以阻止。 2004年 11月,他索性把亡妻遺骸挖出帶回家,將屍體放入石膏模型後,再給亡妻穿上衣服,晚上則抱屍同眠。
黎文的驚人行徑,嚇得鄰居都不敢接近,吸引海內外媒體前年大事報道,但在當地政府阻止和勸說後,黎文堅持要和亡妻一起生活,他說:「我只是做了不一樣的事,我是個與別不同的人。」
台灣東森新聞網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9日蘋果日報

台美女無月經 竟是男人

台灣一名 34歲美女多年來從未有月經,日前因腹痛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求診,經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男人。她的染色體為 46XY,病名為「雄性素不敏感症候群」,因此她有陰道卻無子宮和卵巢,且鼠蹊部還隱藏睾丸。醫生認為應是在胚胎發育時出現異常。
台灣《蘋果日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9日蘋果日報

Monday, October 17, 2011

Drawing for Rite of Remembrance

Drawing for Rite of Remembrance
2008
12.5 x 11.5 in.
32 x 30 cm
Ink on paper

Source: Madeline von Foerster

Sunday, October 16, 2011

高慧然:不育者有權結婚嗎?

變性人 W,身份證性別已換作「女」,但出世紙上的性別仍為「男」,結果,無法與男友註冊結婚,結為合法夫婦。
法官解讀《婚姻條例》時指出,「一男一女自願終身結合」所指的「男」「女」是按出生時的生理性別而定,其背後的深層理念,是確保男女雙方透過婚姻繁殖下一代。
站在旁觀者角度,我為 W小姐及其男友感到難過。兩個相愛的人,被法律剝奪了婚姻這一最基本的人權。現在, W小姐身份證上的性別是「女」,卻不能與男性結婚;她出世紙上的性別為「男」,卻也不能與女性結婚。就是說,她被排除了與任何性別的人結婚的可能性。這真荒謬。除非她遇到一個透過變性手術成為男性的女人,而他們兩人又正好相愛。
婚姻強調功利性,生兒育女是婚姻最重要的使命,這雖是事實,但由法官解讀出來,仍不免令人難堪、黯然。對此,我有一個疑問。既然變性人因為無法生育而被剝奪婚姻權,那麼,是不是所有的不育者都無權結婚呢?如果是這樣,那麼,婚前是否必須強制接受生育能力的檢查,若被醫生宣佈不育,那一男一女的「自願終身結合」仍與現代婚姻目的相違背:不是為了繁殖,而是為了相愛相守。還有,女人過了更年期,不再排卵;男人老到一定的年齡,舉「旗」不定,是不是也無權結婚?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7日蘋果日報

Saturday, October 15, 2011

陳雲:講儀態不講倫理的當今政治

【明報專訊】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街坊諷刺不守諾言之人,便說他們誇誇其談,「有姿勢、無實際」,當時要求的是立竿見影的實效。當年的美國總統列根,便是有姿勢也有實際,言語幽默,認為政府不是解決方案,而是問題所在,便建議裁減教育醫療等公共開支,大手放鬆公司規管,增加貨幣供應,培植金融資本主義,樓股齊飛,美國的跨國公司向外投資,美國延遲了衰退,卻削弱了實體經濟和工業競爭力,令就業不振而且職位鬆散,形成後來克林頓和兩位布殊總統年代的無職位復蘇(jobless recovery)的怪現象。新增予年輕畢業生的職位,都是用實習生(internship)、合約工、件工、外判等形式維持,收入少過體力勞工,就業前景更談不上。

當年美國本應面對經濟衰退期,愈早承擔衰退的打擊愈好,但一代代有姿勢、有實際卻無倫理責任的美國政客,將衰退期延後,形成長達三十年的詭異繁榮,間接帶挈中共經濟起飛,也為香港的樓股繁榮付鈔,經典的經濟周期論竟然好像失效,擅長用貨幣供應和壓低利率來微調經濟的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被香港報界吹捧為「格老」。然而,誠實的經濟學家說,聯儲局用貨幣來調控經濟,達致避免衰退的政治目標,是不務正業。然而,這種刺激信貸,將人民金錢驅趕到金融體系的策略,很多國家在用,中共也在用,否則如何維繫官商勾結跨國企業掠奪的大好年頭?

三十年的政治道德淪陷
美國人為何佔領華爾街,抗議金融資本主義掠奪民產?美國現時的貧富懸殊,百分之一的富人,取走四分之一的國民收入,恰如一九二九年大蕭條之前的情况,少數富人佔領資財,大部分人捱窮,社會兩極分化,中產階級行將滅絕。現在的境况更加悲絕,富人將製造業生產基地搬移,所得的利潤不在美國納稅,卻佔據美國制度的保護和社會治安的紅利。富人發達需要制度和社會支援,而這支援是窮人無酬地、甚至賠本地提供的。况且當今的所謂致富之道,大部分是化公為私的金融財技——如變賣國家財產、挪用政府貸款、綁架公積金和主權基金。有錢得太離譜,而且不反饋民眾,不與本地社會分享,本身就是罪惡,政治家應有的倫理,就是要不惜開罪權貴,也勸民眾放棄一時貪欲,面對衰退而重整自由經濟。在這個艱難的年頭,談政治倫理,要這樣談才對,香港議員秉承公義,在議會破口大罵,又觸犯什麼政治倫理呢?

曾蔭權無理取鬧,自取其辱
曾蔭權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政治倫理」一詞,呼籲社會求同存異,避免激烈抗爭,又在電台慨嘆,說某些新近加入立法會的政團,將激烈示威的手法帶入議會內外。十月十三日,新立法會大樓開會,黃毓民議員大罵曾蔭權,駁斥曾蔭權影射其政團違反政治倫理,並因《孟子》名句,說曾蔭權委任林瑞麟為政務司長,是「不賢者而居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公然與民為敵,才是違反政治倫理。

為正視聽,還是寫一點學說吧。政治倫理有好多種講法,借用德國社會學家及思想家韋伯(Max Weber)講的政治倫理學來說,政治倫理分為「信念倫理」與「責任倫理」兩種。信念倫理就是道德清高,動機純良,凡事講天地良心,做事有時亂來,不顧章法;責任倫理則是認清事態,定下政策的時候,認識是否正確選擇,前瞻將來及拆解危機,而且對決策的後果承擔責任的倫理意識。政治之功業,究竟是為了一己之清高,討好人民於一時而遺害後代,還是暫忍罵名,而造福人世,中國王朝政治也有這個分野,《孟子》叫前者做「食志」(自問自己志向),後者為「食功」(追求功業);魏徵叫前者為「忠臣」之事,後者為「良臣」之事。

曾蔭權違反政治倫理
當今的政治領袖,必須將自己的責任理解清楚,忍辱負重,不惜放棄連任,也要說服人民忍耐衰退,說服在野黨秉持跨黨派的共同目標(所謂non-partisan goals),為人民謀取長遠幸福,而且在危難時期,控制局面,減低損失,不要將危難累積到無可解救的地步,自己榨乾好處、享盡讚賞,將危難推給下一任領袖處理,必要時要自己犧牲(不能連任)而不能令人民犧牲,這才是政治倫理。如果曾蔭權有政治倫理,就應該忍了為民請命而大罵的毓民,而轉而與中共和地產財閥周旋,為香港人謀福利,不惜得罪手持物業的業主,也有扳倒地產霸權。然而,曾蔭權那四成民眾認受性,並非因為他得罪權貴,而是因為他無所作為,一直將香港深重之危難嫁禍後世!

相反,毓民就好有政治倫理:毓民不惜犧牲自己的形象,臭罵獨裁者,也驚醒民眾,我們面對的是什麼一個政府。 毓民受了好大的委屈,他滿腹經綸,卻要打爛仔交。我一邊看錄影,一邊替他黯然神傷。

暴君最怕孟子
曾蔭權想講的,並非我說的高深政治學,他想講的,是政治儀態(manners)而已,不是什麼倫理(ethics),即是說毓民罵他,無禮貌囉。老天,堂堂香港的特首,連這種常識性質的詞彙也不懂得,智力之低劣,無以復加!真的是侮辱了香港。香港官僚一向喜愛玩弄高深詞彙,例如不說認識(know)而說認知(cognition),卻不知道認知是知識論的觀念、認知心理學的觀念。他罵示威者無禮貌就好了,搬弄高深名詞,反而引火自焚!

曾蔭權被毓民罵了之後,還說冒犯他的人是「十足爛仔所為」。人家這次沒離座也沒扔蕉,只是引《孟子》名句譴責他而已,說這是爛仔,就如明朝那位不學無術的暴君朱元璋。明太祖偶然翻書,讀到《孟子》「民為貴,君為輕」,「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等名句,如芒在背,邊讀邊罵:「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當日這位暴君就下令將孟子的牌位逐出文廟的殿外,不得享祭。是故,十月十三日,黃毓民與梁國雄當下就被逐出會議廳,不得享有議員的高貴席位了。

文 陳雲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6日明報

孔誥烽:1848、1968、2011 佔領華爾街的無政府主義淵源

【明報專訊】甘地說過,一個反抗運動通常都會經歷,「最初敵人無視你,然後他們取笑你,跟着他們認真跟你鬥,最後你便贏了」的幾個階段。佔領華爾街運動,只花三兩個星期便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它能否獲得最後勝利,當然還言之尚早。不過很多老土中坑評論員都批評佔領運動目標訴求不清晰,很難進一步發展。年初突尼斯和埃及年輕人上街推翻獨裁者,到今天仍被質問他們為何對未來要有什麼政制、應該由誰執政等沒有具體訴求。問這種問題的人,其實都是功利市儈的國家主義者,視野中除了國家權力之外便一無所有。他們以為社會運動必須要爭取具體的政治制度或政策、支持某個政黨候選人當選,才算目標清晰。這種以國家政權為導向的社運觀,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成為世界各地革命/改革運動的主流,匡限了我們的想像力一百多年,令一代又一代的理想主義者,最後都變成不會造夢、只懂計算席位實利和保住權位的政客或社運官僚。

今年的中東茉莉花革命、歐洲的公民抗命風潮、和現在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各有特定議題,但都同樣體現了年輕人對國家主義的否定。他們鼓動風潮、創造革命形勢,逼使政客回應,卻十分小心地確保抗爭不被政客騎劫(佔領運動從沒乞求民主黨支持,急於跑到華爾街抽水的民主黨人,卻往往熱臉貼個冷屁股)。他們不斷動員、不斷抗爭、永不滿足,任何政黨都難將他們收編(埃及革命至今仍在升級擴大,只是主流媒體早失興趣)。要了解這一波青年抗爭的歷史意義,便要先了解世界革命/改革運動歷史中國家主義的興衰軌迹。

1848年的革命與反革命
十九世紀初歐洲剛進入工業資本主義、現代國家權力剛崛起之時,反對資本主義與國家暴力的運動遍地開花。起初這些運動的形式多姿多彩,有跑到工廠砸機器打完便走的、有歸隱田園建立共產小社區的、也有手工業者聯合起來自助自管的。後來這些多元激進力量匯流而成波及整個歐洲大陸的1848年革命,試圖推翻各地的殘餘王權。

各地革命在贏得統治階級的些少妥協後,即遇上殘酷鎮壓。在隨後的十多年,歐洲各國的反動力量進行浪接浪的反撲,如法國路易波拿巴的帝制復辟和普魯士的卑斯麥專政。革命進入低潮後,不少進步知識分子將失敗歸咎於當時各種社會運動理想有餘、組織不足,在資產階級的強大國家機器面前不堪一擊。他們主張要改造社會,便要建立起中央集權、紀律嚴明的群衆組織,自下而上地奪取政權,然後利用國家力量自上而下地推動社會變革。

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們洞悉先機,在1848年革命還進行得如火如荼時,已經出版《共產黨宣言》,鼓動全世界無產者組織起來向資產階級奪權。今天看來,《共產黨宣言》最有趣的,並非前半部分的分析與綱領,而是後半部對各流派社會主義,包括封建社會主義、烏托邦社會主義、小資社會主義等,長篇大論的批判。這些在馬恩看來十分騎呢十分不濟的運動,其實正代表了1848年前反資本主義多元自發抗爭的豐富傳統。世界革命運動走上國家主義的軌道後,運動領袖便不斷引導我們將焦點釘在國家權力之上,並遺忘這個曾盛極一時的豐富傳統。後來德國的伯恩斯坦與馬恩路線決裂,放棄革命而主張通過議會鬥爭進行社會改革,本質上亦離不開利用組織化、科層化政黨奪取政權的基本主張。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不少歐洲國家的左翼政黨亦開始通過選舉分享到權力。二戰後從歐美到東歐俄國、再到新崛起的第三世界,執政的盡是各式各樣的革命政黨或社會民主政黨。始於1848年的左翼運動政黨化,終於收成正果。

但這種國家主義的革命/改革運動成功之時,也是它墮落之始。社會主義國家的革命黨一執政即淪為無法無天的新壓迫階級不用多說,就連西方的社會民主政黨玩選舉玩多了,也變成金主大過天,與其他腐敗資產階級政黨無異。

1968一代的局限
1968年的全球青年激進運動,展開了對這種以奪取政權為本的舊式左翼運動的批判。由布拉格到巴黎到柏克萊,年輕人的怒火由越戰和蘇式暴政引爆,再蔓延成對戰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體制的激烈否定。他們繞過政黨與舊社運組織,自發地佔領街道、佔領廣場、佔領工廠、佔領校園。這些年輕人在摒棄舊式社運之際,重新發現了被邊緣化達一個多世紀的巴枯寧與普魯東的無政府主義、互助主義思想。之後發展出來的反文化運動、青年公社運動,以及一連串還繞在性別、性取向、環境等各種議題的新社會運動,即在不同程度反映了這種自主自立和反國家主義的傾向。

1968一代的局限是,他們不少在口頭上超脫了政黨政治的同時,仍對舊有的進步政黨藕斷絲連。例如美國不少新社運團體到了八十年代,已失去原初的動員活力,而成為寄望於民主黨的利益團體。又例如德國當初具有強烈反體制色彩的綠黨,在八九十年代不斷擴充議會地盤之際漸漸迷失,也蛻變成另一個充滿功利計算的政黨,在近十年更在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先後與社民黨和右翼基民黨組聯合政府,因此被譏為大政黨的綠色花瓶。

而1968一代最激進的一翼,更是將希望寄託在中國文革、越南、赤柬等第三世界革命運動之上,以為它們是蘇式官僚社會主義之外的第三條路。但當這些烏托邦謊言被一一揭穿之後,寄情在這些謊言上的理想青年即變得消沉犬儒。八十年代起中國全面走資、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崩潰、美國民主黨與歐洲左翼政黨在新自由主義巨浪前迅速向右轉。1968一代到了九十年代,已經氣數已盡。

全球八十後的覺醒
但一代人退場,又到新一代人走上舞台。全球各地的八十後,成長於傳統左翼政黨政治已經傾家蕩產、無可依戀的年代。全球市場的自由化和各地經濟的金融泡沫化,又在他們面前展示出一個他們的父母輩永不能理解的不確定前景。這一代人在這一個特殊的時代靜靜觀察世情,慢慢憤怒了,終於透過1999年的西雅圖反世貿示威完成了他們的成人禮。在隨後十年,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運動各自精彩,到處扎根,更慢慢匯聚成以巴西Porto Alegre為大本營的世界社會論壇網絡。

不少知識分子試圖理解這十年間新自由主義與反新自由主義的辯證抗衡,並為未來的行動指出各種可能。在芸芸著作之中,被視為最能掌握當下時代精神和最被抗爭者認同的,莫過於大家都不會陌生的,由Michael Hardt與Antonio Negri合著的三部曲《Empire》、《Multitude》、和《Commonwealth》,以及由「隱形委員會」編著的小冊子《The Coming Insurrection》。當中Negri乃六十年代意大利工人自主運動的旗手,「隱形委員會」則強調他們師承六十年代結合前衛藝術與革命行動的法國處境主義運動。這兩個六十年代的運動流派,均有強烈的無政府主義色彩,既反資本主義,也反國家權力,更鄙視政黨政治,主張在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實踐民主,對抗強權。

如果說1968年革命是1848年以前各種自主反抗運動的回魂反撲,那麽2011年,便可能是1848年以1968年為中介的再次回魂。這次回魂,會把我們帶到何方?它引發的連鎖反應,將會帶來一個更人道的新時代,抑或會再次幻滅,等待下一次回魂?這些問題,已超出了思辨邏輯可以解答的範圍。全球佔領運動,亦已進入實踐即理論的階段。講多無謂,行動最實際!

伸延閱讀﹕

Samir Amin 1990. Transforming the Revolution: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World-System. Monthly Review Press.

Michael Hardt and Antonio Negri 2011. Commonwealt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nvisible Committee 2009. The Coming Insurrection. Semiotext(e)

Immanuel Wallerstein 2011.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IV: Centrist Liberalism Triumphant 1789-191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文 孔誥烽

編輯 梁詠璋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6日明報

小貓遭開膛虐殺 母貓流淚

昆明盤龍法院家屬區寄養在車棚的四隻小貓被人虐待而死,母貓悽慘哀號。居民看到貓媽媽在屍體間走來走去,眼中有淚(圖),見者心酸。
四隻初生幼貓身上佈滿彈孔,渾身是血,其中一隻小貓頸上被繩子拉長,胸被剖開心臟外露,另三隻小貓頭被踩扁。居民估計案發在本月 10日,有人虐殺小貓並特意放在母貓身邊。
網易網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6日蘋果日報

安徽山村怪病 吃四腿動物即心痛

小山村出怪病,四腿動物吃不得!安徽淮北市龍脊山風景區附近的烈山鎮小李莊,七年前起出現怪病,村民吃四條腿動物就會「心口痛」、身體局部浮腫、起疙瘩,有的還會上吐下瀉、發燒。「現在只能吃青菜,饞了就吃雞肉。」

村民杜長征家養了幾頭牛,只能看不能吃,他說:「我們村養豬、羊、牛的真不少,但都是賣給外面的。」「養着豬牛羊不能吃肉,真急人。」村民李客生表示,全村 168個人,一半以上都這樣。怪病程度有深淺,有些人只是不能吃豬肉,有些不能吃牛羊肉,有些連兔肉、狗肉都吃不得。附近小醫院醫生也只是提供些防過敏的藥物,暫時緩解狀況,但問題的根源始終沒找到。

離開村莊魔咒即除
最怪的事莫過於,一旦離開村莊,就如解除了魔咒、「怪病」居然沒有了。這一奇怪現象也僅僅發生在小李莊,周圍其他自然村都沒有類似情況。儘管當地鎮政府表示將安排人去了解情況查明真相,村支書回應本報查詢時卻稱不知道有怪病一事情:「有這個事兒我們會不管麼?」
小李莊村民曾連續撥打當地媒體熱線,反映怪病,不少村民認為,以前大家一直都吃的是水庫裏的水,自龍脊山風景區開發後,遊人多了,不少垃圾亂扔在水源地、還有附近飯店傾倒垃圾,水質變差。九月中就有記者請來市環保檢測站工作人員抽取井水進行化驗,稱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不能吃四條腿動物的肉呢?小李莊村民不安的等待真相。
安徽《新安晚報》/《淮北論壇》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6日蘋果日報

10%受訪港女曾經「偷食」

【本報訊】不忠再非男性的專利,調查顯示,有 1至 3成多的本港女性曾背着男友或丈夫「偷食」,包括與異性朋友曖曖昧昧、甚至上床,顯示本港女性在感情行為上更為自主。

半成人試過一夜情
香港電台配合新一輯《女人多自在》電視單元劇,委託樹仁大學進行本港女性感情生活及與伴侶關係的調查,由上月 2日至 29日,以電話及電郵訪問了 502名 18至 40歲的香港女性,當中近 7成屬未婚。
不少受訪女性承認試過有道德爭議的行為, 3成半人在有伴侶情況下跟其他人曖昧交往; 1成半人在有伴侶情況下跟其他人發生感情關係; 1成人在有伴侶情況下跟其他人發生性關係,包括網上及電話性愛。另外, 4成人曾有婚前性行為; 2成多人曾在夜店結識異性; 1成多人曾做第三者;半成人曾試過一夜情。

現實伴侶多未達標
大部份受訪女性表示渴望結婚,原因最主要是希望與愛人組織家庭,佔 8成 6;其次 4成想生兒育女;有 3成人是不想錯過適婚年齡變剩女;有 1成 4更表示是為了買樓而結婚。
對於理想對象的標準, 8成多受訪女性認為最重要是性格相合,其次 6成要愛情觀相同, 5成 8需男方有事業基礎, 4成多則看重樣貌及身形。但有 6成的受訪者承認,現實中的伴侶,與心目中的理想伴侶標準有差距,大部份是不滿伴侶的性格、外表和沒有事業成就。
負責調查的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講師尹國輝指出,調查顯示,本港女性感情行為獨立自主,不受社會道德束縛,部份更會背着伴侶發展越軌行為。但整體感情生活上仍很依賴男性伴侶,大部份渴望結婚,甚少有「一個人也過得開心」的觀念。反映本港女性的自主仍有局限,難以衝破社會規範。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6日蘋果日報

Friday, October 14, 2011

疑過敏食藥 越南美少婦數月變阿婆

她倆看來是婆孫,但其實是同一人!越南女子阮氏芳( Nguyen Thi Phuong)懷疑吃海鮮引發怪病,短短數月間從 23歲漂亮少婦變成像 73歲的皺皮老婦,跟結婚時容光煥發的她判若兩人。
現年 26歲的阮氏芳在 2008年開始「走樣」,臉部浮腫,皮膚變鬆,她認為與她對海鮮嚴重過敏有關,而那一年她吃過海鮮後,出現比往常更強烈的過敏反應,她說:「我全身發癢,睡着了也在狂抓。」

丈夫不離不棄
由於家貧,加上丈夫是個窮工匠,故她沒到醫院求醫,只到藥房買了些成藥來服,一個月後癢感減輕,但皮膚留下斑點,她轉用傳統藥物後,斑點和癢感都消失,但皮膚開始鬆弛,她於是服另一種傳統藥物想令皮膚回復彈性但不成功。
阮氏芳認命了,翌年停止服藥。「我的臉、胸和腹部皮膚都摺起來,像生了多個孩子的老婦,但我的月經、頭髮、牙齒、眼睛和思維卻沒受影響。」她慶幸丈夫一樣愛她,「儘管我變得又老又醜,他都沒有變心,他令我對生活和工作更有信心」。
本月初,有醫院提出免費為阮氏芳診症,但醫生對這怪病仍未有頭緒,有估計是她長期使用傳統藥物,當中的腎上腺皮質類脂醇可能引發罕見皮膚病,令皮膚起皺。
英國《每日郵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5日蘋果日報

強姦順風車男 吸精妹落網

津巴布韋驚現「吸精妹」(圖),她們在公路駕車物色獵物,假意接載要坐「順風車」的流浪漢,將他們綁架迷暈,不斷強姦他們盜取精液,肆虐兩年後,三名「吸精妹」終於落網。
「吸精妹」年齡介乎 24歲至 26歲,她們上周日遇上車禍後,堅持要取回車上的私人物品,引起警方懷疑,於是上前搜查,發現 33個裝滿精液的安全套,才偵破這宗持續了兩年的懸案。原來她們與男司機以順風車做餌,邀請截順風車的男士上車,然後給他飲用混有迷藥的飲品,帶到僻靜處,用槍指嚇他性交,待取得精液後把他丟在路邊。
警方相信她們奪取精液轉售圖利,因非洲人相信精液既可繁衍生命,也可助人發財致富,懷疑她們將精液賣給巫師進行黑巫術之用,裝滿精液的安全套,在南非可賣到 400美元( 3,120港元)。
英國《每日郵報》

資金來源:2011年10月15日蘋果日報

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勿嫁能擺動尾趾男人 足趾相術奇談

標題是否聳人聽聞?據足趾相學所指,能獨立搖擺尾趾的男人,善於調情且花心,感情多缺失嫁唔過。至於歷史悠久的「觀人於趾」是否信得過,且看下文。
源於中國及印度的足趾命理,據說已流傳五千年,但著書將其發揚光大的,卻是歐美腳底反射按摩專家Jane Sheehan。她就腳相寫下3部著作,歸納其論說,趾長與指長一樣可反映個性與特質。
拇趾:長於其他趾,有創意的聰明人,缺點是看問題不夠透徹;拇趾較細小,可身兼多職且效率高。
二趾:長過拇趾最具領導能力,亦較霸道(印度人選媳婦要揀短二趾的),二趾短小則較隨和可親。
三趾:愈長愈富毅力開拓事業。
四趾:長而直者重視家庭,短曲則關係較疏離。
尾趾:短小者幽默淘氣,但不夠承擔,長者責任感較強;若能單獨擺動,則富冒險精神兼具情聖細胞,拍拖調情樂無窮,卻非好丈夫人選。
闊腳板:勤勞且踏實。
修長腳板:嬌貴得寵。
腳穹高:獨立自足,可能被指不合群。
腳穹低:外向,喜愛社交。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4日am730

Wednesday, October 12, 2011

罕見病例 劇烈性愛致失憶

性愛能令人欲仙欲死,原來也會令人失憶。美國華盛頓一名 54歲婦女,早前與丈夫到醫院急症室求診,指她完全忘了過去 24小時發生了甚麼,剛做過的事也記不起,只記得失憶前一小時曾與丈夫做愛。
美國《緊急醫療學刊》 9月號報道了這宗病例,該婦女被診斷出患上罕見的「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每年平均 10萬人約有 3至 5人出現這病症,多數是 50至 60多數的人,在性愛或劇烈活動後突然完全失憶,但多數幾小時後記憶回復正常,沒有併發症。該婦女在醫院做了大輪掃描檢查後,記憶力也回復得七七八八。
醫學界仍未掌握「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成因,但估計是頸靜脈的閥門不足,在造愛時腹部壓力上升,令缺氧的血液倒流上腦,影響記憶力。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3日蘋果日報

Monday, October 10, 2011

黃世澤:日本智能卡系統何解超越香港

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地鐵公司,聯同多個公共交通機構,引進當時日本都未普及的Sony FeliCa無接觸式智能卡技術,推出八達通取代原有的通用儲值票,不單解決當時由市民儲印有英女皇頭像硬幣引發的硬幣荒,更令香港在電子付款使用上領先周邊地區,而八達通更多次成為日本以至其他國家仿傚的對象。

但時至今日,由於八達通長期獨大,令其服務的開放性,所給予消費者的便利和優惠,已經不及日本同類的交通票證系統,證明了有競爭才有進步。日本何以在智能卡付款的便利度上會超越香港,後來居上?

到底日本領先在哪裡
要比較香港和日本電子付款系統的分別,先要了解現時日本的智能卡付款平台發展到甚麼層面。現時日本有幾個主要的智能卡付款平台,包括較早進入市場的JR東日本Suica西瓜卡,以及主要集中在便利店、藥房等地方使用Edy卡。以及後來進入市場的JR東海TOICA卡,以及JR西日本ICOCA卡。
若要在日本生活,Edy卡某程度上不可或缺,除了Edy卡可以在便利店付款外,亦可以在網上接駁讀卡機後付款,或將讀卡機駁到PS3都可以付款,不一定要有信用卡才可以網上購物。而Edy所儲的積分,亦隨合作機構有不同選擇,例如持有日本本土全日空里程卡的人,用隨卡附贈的Edy功能購買,每二百円就可以換一里的ANA里程,大大加快換機票進度,亦可選擇換作樂天網站中,樂天市場的購物積分。連鐵路公司推出的智能卡,像Suica亦有Edy一樣的網上付款功能,而JR西日本的ICOCA卡,如果使用名為SMART ICOCA的個人卡,一樣可以透過購物來儲積分賺取優惠。
在日本,沒有交通費難以報銷的問題,因為公司只要購買專門讀取智能卡上數據的程式,把員工的智能卡或有NFC(近場通訊)功能手機在電腦上一掃,就能讀取員工曾經出入過的行程資料,以及相關車資金額,然後記入公司會計系統之中,而且不用向鐵路公司購買特定讀卡機,只要在電器商店買讀卡機來用,就能讀取資料。比香港那個因賣個人資料闖出禍,使用範圍有限制的八通達日日賞,以及必須購買八達通公司指定的智能讀卡機,使用 Windows才能上網查餘額和行程,又不能與Excel等軟件連結的所謂八達通查閱功能,彼此的優劣,可謂高下立見。

解決「成手卡」的問題
由於日本國鐵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分割成七間公司,所以日本不同地區有不同鐵路經營者,而最早引進智能卡車票的三間公司,亦即JR東日本、JR東海和JR西日本又各自推出自己的智能卡車票,因此競爭一早就存在。而由於新幹線的緣故,日本人經常會在不同的舊國鐵網上穿梭,經常出入大阪、東京和名古屋三地的人,可能出門要同時攜帶Suica、TOICA和ICOCA三種卡,這肯定不利於向乘客推廣智能卡車票,所以日本各大智能卡付款平台,都想出不少方法,去令消費者只要一個手機在手,就可以走遍全國,無論購物還是乘車都沒有問題。
日本國鐵一拆為七後,各大鐵路公司之間都有結算平台對分營運成本和收益。由於有慣用的清算平台,再加上新力公司的FeliCa技術,亦即八達通公司現時沿用的技術,在日本已經是通用標準,所以很自然,各大鐵路公司所推出的智能卡,都可以在另一間鐵路公司的票務系統上使用。所以本州島上三大JR公司的智能車票,都可以互通。到二零一三年,全日本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的智能卡車票都更能互通,屆時消費者只會考慮車票有甚麼優惠。至於日本的便利店一般亦會同時接受多種智能卡付款,但已不需要設置多部不同的讀卡機。
在二零零四年,日本各流動電話公司推出的手機,引進了おサイフケータイ技術後,就更有利各付款平台之間的競爭。支援這種技術的電話,可以將自己的車票,以及其他同樣用FeliCa的付款卡,都整合在自己的電話中。近年新出的智能手機,特別用Android作業系統的,都能用手機上的程式查閱付款卡的餘額、增值,以及選擇要使用的付款平台,令日本的付款卡平台百花齊放,皆因日本很早在技術上已有統一標準,再加上鐵路公司之間的結算協議流行,一機在手就能夠全國通行。

日本各公司開放數據予開發者
較早前,有人成功利用支援NFC的Android手機,撰寫程式成功讀取八達通餘額,不少人香港人大驚小怪,深怕私隱外洩,甚至怕有人能夠修改八達通系統內的資料,雖然在荷蘭、美國、台灣有智能卡車票被人修改資料的事件發生,但這些被人修改資料的車票,都是使用原為飛利浦半導體部門,現為NXP公司推出的Mifare智能卡技術,而Mifare Classic由於加密程度不足,因此被黑客有機可乘,有關漏洞早在二零零九年一場黑客會議中得到確認。但至今,FeliCa都未被揭有保安漏洞。相反,在日本,大部分付款卡的餘額及使用紀錄部分數據,都可以被支援FeliCa的讀卡機讀取數據,不少人考慮選擇付款卡平台時,都會視乎能否使用智能卡讀卡機隨附軟件,或能否用坊間買的軟件讀取智能卡數據。因此,現時支援FeliCa技術的付款卡,特別是車票,都會讓第三者開發軟件讀取數據,並讓開發商得知技術資料一些內容。最典型例子,一種名為たどる君的軟件,有免費版,亦有收費版,免費版可以讀取數據,但不可以印出來,而收費版的軟件,就可以立即製作出如圖中的「精算書」(上圖),可以在會計上使用。亦可以將卡內資料,在Microsoft Access內讀取、配合Google Map找出去過車站的方位等等。在Mac App Store,亦有類似軟件支援Mac機,因為在日本,使用Mac的族群相當多。相比之下,八達通公司在香港提供的讀卡服務,就對企業顯得很不方便。

市場推廣的努力
日本車票和付款卡之間競爭激烈,有十多款同類產品競爭,因此,各公司都很努力向他們的目標顧客作出市場推廣。這亦令日本主要的智能車票,亦會有很可愛的卡通吉祥物作為商標。就以五大主要交通系統使用智能卡為例,代表東京首都圈大手私鐵的PASMO平台是機械人、JR東日本Suica是一隻企鵝、JR東海TOICA是一隻小雞、JR九州Sugoca是一隻青蛙、JR西日本ICOCA是一隻鴨嘴獸。
而JR西日本的ICOCA是眾多智能車票系統中,推廣得最誇張一間,除了禮聘漫畫家創作鴨嘴獸吉祥物外,在JR西日本沿線車站,甚至有ICOCA鴨嘴獸吉祥物的紀念品,包括公仔和匙扣賣,以至車站商店都會用上鴨嘴獸的卡通裝飾。
相比日本在服務上多元化,甚至早一步做到NFC普及化,香港八達通這麼多年來,除了充當屋苑的住戶證、學校用來紀錄學生出席情況,以及爭議甚多的八達通日日賞外,為何這麼多年來,沒有甚麼大變?由日本多間公司相互競爭帶來的好處來看,在智能車票或付款平台上,八達通這個由港鐵構成的霸權,是否值得保持下去呢?是否需要多一個,甚至更多的付款平台相互競爭,令香港人享有更好的付款平台,這答案不言而喻。如果NFC手機有付款功能,卻只能用八達通,便有NFC手機都無用武之地。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1日am730

Saturday, October 8, 2011

張大春:因絕望而野蠻

小說家黃春明七十好幾的年紀,有一次搭乘火車,在狹窄的過道上無意間碰撞了一位高中生的書包,老作家趕緊賠不是,未料那高中生瞪他一眼,回話是這麼說的:「沒關係,反正你也快要死了。」
老實說:這種殘忍的應對在今天的社會並不罕見。
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漢學家鹽谷世弘有相當豐富的著述,也為很多由中國輸入日本的典籍做過詳瞻深刻的評析;論世知人,多所創見。他有一篇〈六藝論〉,說得很中肯,只是中國人不見得愛聽:「禮樂養仁,書數養智,射御養勇。漢得四失二,無禮樂;唐得二失四,無禮樂射御;宋元明得一失五,無禮樂射御數,專讀死書,故中國日頹矣。」從文化教養的大方向上看,這話不算離譜。

由於兩千年來政治制度設計上的折騰,以及這折騰消磨士子精力而隳墮實學、貽誤經濟的結果,我們早在上個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前後,就索性打定主意根本不談六藝了。但是「專讀死書」依舊附靈於教育體系之中,不放過年輕人,這樣的教育制度讓層層級級的考試成為剝奪多數人追求良好學習環境的門檻,學生因之而自私勢利,只學會了「不考不學,無友不如己者」。在這個修羅場上長期挫敗的畢竟是大多數,他們就像民初革命家朱執信在縱論沒有生活希望的士兵之心理時所剖析的那樣:變得野蠻。
《駢廬雜憶》的作者李少陵書中有一章,題曰〈私塾掠影〉,將前清末年各級因科舉而興辦的學校由下而上,大致分成三等,一是私塾,二是崇館,三是書院。後者所聘的老師多係一代名儒,為時所重,但是「所研究的,不外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仍以書的範圍為多。」居於書院和私塾之間的崇館所聘的老師也多數是舉人、貢生或是知名的秀才,老師對學生也甚少打罵。這一級學校裏不是不出人才,但也得看師生遇合、因緣造化。有那頑劣些的學生,大約明白自己不能在場屋中得意,不免要仗着識字辨理的優勢,也儘做得出魚肉鄉民的買賣,所謂「一地有館,十里不安」,道盡士子欺人的慘烈。
至於最下一級的私塾,李少陵描述的是一個又一個手執戒尺的塾師,這種人一總是將學生由前屋打到後屋,打得遍體鱗傷而不能自已。無論有沒有秀才出身的這麼一個教書匠,讀了半輩子書,年復一年地廝守着供養他、卻注定不比他有出息的幾十個蒙童,日日所事,不外就是圈點句讀,識字背書。「我很了解當日私塾老師何以那樣野蠻?最大的原因,就是生活上的單調苦悶……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永遠沉淪在一個單調苦悶的環境中,只好拿學生來出出悶氣,於是不得不野蠻了。」
近年來在台灣,每隔不多時便會出現標題有着「霸凌」( bully)的新聞,校園、家庭甚至馬路上的受害者所面對的加害者往往比他們絕望,絕望之人將超限戰爭的手段施諸同儕、親友或無寃無仇的路人,這本是社會必須繼續追問的警訊:「是甚麼人、甚麼事、甚麼制度剝奪了某些人生活的希望?」
然而一旦事不關己,絕大多數公民的反應卻是:「哪裏沒有欺負人的事呢?我們從前只是沒有『霸凌』這個名詞而已。」這話,恰恰見證了更深一層的野蠻。
文明總是在我們不經意的瞬間倒退,於是絕望的人益發地多起來。快要死的不盡是老人,已經死的年輕人卻不少。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09日蘋果日報

Wednesday, October 5, 2011

買錯「強力球」幸運婦中 2億

一個錯誤、一個決定,讓她一夜暴富。
美國喬治亞州 44歲失業女子斯克魯格斯( Kathy Scruggs圖)買彩票,本要買一張「超級百萬」( Mega Millions)彩票,職員誤給她「超級百萬」及「強力球」( Powerball)彩票各一張,她只好將錯就錯,兩張都買下來。
但錯有錯着,開彩了,她本要買的「超級百萬」沒中彩,相反「強力球」( Powerball)中了彩,周一贏得 2,500萬美元( 1.95億港元)。她鴻運當頭,原本失業,計劃首先為媽媽和祖母建房子,再買一輛車和去旅行,也會捐款給一個流浪者基金。
美聯社/英國《每日郵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06日蘋果日報

躁夫刺心 妻假胸救命

俄羅斯一名躁夫,揮刀斬妻,刀尖向妻子胸脯一刺──妻子平安無事,沒丁點血流出,多得她的假胸。
這名妻子 40歲,五年前丈夫叫她隆胸,她就整形去,在胸脯植入 4號大矽膠。早前,丈夫發氣,火氣攻心,揮刀直刺她心臟,幸好靠着一對假胸矽膠擋住那一刀,否則她很大可能一命嗚呼。更神奇的是,中刀後一對假胸堅挺如昔,沒有流出矽膠,但為安全計,這名妻子最後還是選擇重新僭建乳房。
原來,假胸除了可讓女人身材更玲瓏浮凸,有時更可當作「護身符」。
英國《每日郵報》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06日蘋果日報

Tuesday, October 4, 2011

洋漢制假書皮幽日人一默

美國CNNgo網站報道,29歲任職DJ的冰島男子Arni Kristjansson現居日本,其西方人面孔常引來當地人奇異目光,令他很不自在。他於是親自設計一款假書皮,封面用日文寫著書名——《為甚麼日本人總盯著外國人》,他搭車時無論看甚麼書,都用這假書皮包著書本(圖),若有日本人不停望著他,他便把書皮向著該人,希望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其實不恰當。Kristjansson覺得這方法不單減少正面衝突,更能打破隔膜,不少人看到書名時都忍俊不禁。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04日am730

Magic mushrooms can cause long-term personality changes

Adriana Barton
Globe and Mail Blog
Posted on Monday, October 3, 2011 8:45PM EDT

Talk about a boomer drug user’s dream come true.

Magic mushrooms can bring on lasting personality changes, causing those who munch them or sip them in tea to feel younger and more open-minded, Time reports.

The personality benefits persisted for more than a year in 52 volunteers who took psilocybin – the active ingredient in the illicit fungus – according to research led by Katherine MacLean, a postdoctoral student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It was sort of like an anti-inflammatory for the ego,” says Brian, a 50-year-old scientist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research (but declined to reveal his full name). “The swelling went down and I got to see what was underneath.”

There is science behind his airy-fairy claim.

Volunteers in the study (average age: 46) took psilocybin during two to five sessions under hospital supervision. Their personalities were assessed before taking psilocybin, a couple of months after each drug session and then again about a year later.

“The most surprising thing was that we found a change in personality that is really not expected in healthy adults, not after such a discrete event,” Dr. MacLean said.

“It ended up being the best experience of my life,” Maria Estevez, a 67-year-old volunteer, told Time. “It was marvelous, radiant. I felt like I was coming into a magnificent palace, expansive and joyous.”

The catch is that those who didn’t have a full “mystical” trip showed no personality change. Hippies will relate to the researchers’ definition of a mystical experience: a sense that “all is one,” “time has no meaning” and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in a way that can’t be described in words.

Luckily, bad trips on ’shrooms – which can trigger anxiety and fearfulness – don’t appear to have long-term consequences, according to Roland Griffiths, a co-author of the research at Hopkins. “We haven't seen [any evidence of lasting negative effects] in our studies.”

Although it remains illegal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silocybin is being studied as a treatment for cancer-related anxiety and cluster headaches, and as an aid to help people quit smoking, The Globe and Mail has reported.

Nevertheless, people with mental problems, such as paranoia, should steer clear of psilocybin, notes shrooms.com, a Canadian website that sells psychedelics spores and mushroom-growing kits.

Indulging in “fungus delight” may cause light-headedness, nausea and vomiting, numbness, chills, panic attacks, disorientation and loss of urinary control, according to deal.org, a website produced by the RCMP.

Of course shroomheads might argue it’s worth enduring the potential side effects – and nasty taste – to sip from the psychological fountain of youth.

Picture: Magic mushrooms are seen at the Procare farm in Hazerswoude, central Netherlands, Friday Aug. 3, 2007. Peter Dejong/AP
Source: The Globe and Mail

Saturday, October 1, 2011

蔡登山:人間不復鄧糞翁

記得糞翁這個名字,是因為張愛玲的《傳奇.增訂本》而引起的。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張愛玲的《傳奇》出了增訂本,是由龔之方與唐大郎合作創辦的山河圖書公司出版的,唐大郎請了上海著名的書法家糞翁為此書題簽,當時糞翁已改名為散木了。不管是糞翁或是散木,其實都是指鄧鐵(學名世傑)一人。從二十年代起,他的書法和篆刻便名揚海內,他由於不滿時政,佯狂避世,行為古怪,被稱為怪傑。
他因喜操刀治印,與吳昌碩(苦鐵)、王冰鐵、錢瘦鐵,號稱「江南四鐵」。他字「鈍鐵」,有自謙之意。到了一九二七年,他三十歲時,他廢去姓氏,改名糞翁。拿人家所最不喜歡、最厭棄的字眼,來取為自己的名字,其脾氣之古怪可想而知。但他卻有他的說法:「行年當三十,去姓字以糞。非敢求驚人,聊以托孤憤。其時嘩眾口,謂我有畸行,吁嗟吾何言,矯枉失其正。」其實「糞」有「糞除」(掃除)之意,是「滌蕩瑕穢」也。他自刻有「遺臭萬年」、「海畔逐臭之夫」的印章,並將居所命為「廁簡樓」。

舊時文人生活清苦,寫市招(商店招牌)取得潤筆費,是書法家藉以貼補家用的重要來源。作家鄭逸梅說:「其時有兩位名書家,商店素不請教,一是鄧糞翁,這糞字太不順眼。一是錢太希,商店唯一希望是賺錢,這個姓和賺錢有抵觸。」聽說有一富商,願出厚潤,求他的書法,只求落款不署「糞翁」而改署鄧鐵為條件。他非但沒有答應,還一氣之下把那富商推出門去,說:「你也想附庸風雅,另找別人!」然而他也曾自動棄用「糞翁」這個名字,那是南京「中山陵」的碑額和「吉祥寺」的橫匾,前者是他所景仰的偉人,後者更不便署此名,否則豈不「佛頭着糞」矣!
抗戰勝利後,他企望能出現一個清平世界,自己也想為社會多做一些事,但總是事與願違。他痛感自己無能,於是借用《莊子.人間世》「散木」(指無用之木)之喻,遂改名以自嘲。晚年他遷居北京,然而不幸卻降臨在他身上──因血管堵塞不得不截去左下肢。但他並沒有悲觀沮喪,而是樂觀地署名為「一足」,並寫詩道:「腿乎腿乎別矣汝勿憂,汝存我命危,汝去我命留。我命留,猶得為社會主義建設備一籌。」雖僅存一隻腳,但亦足矣!
由鄧鈍鐵而鄧鐵,由鄧鐵而糞翁,由糞翁而散木,由散木而一足,是他一生的五個階段。其中以糞翁時期最長,以一足時期最短;而書件之多,收入之豐,則以散木時期為最高峯。
糞翁的書法篆、隸、真、行、草各體皆精,雄渾拙樸,在書壇上有「江南祭酒」的美譽。篆書早年學蕭蛻庵,而蛻庵又師法吳昌碩,因此他受吳昌碩影響極大。晚年則融合甲骨、大小篆、竹木簡,自創一格,橫不求平,豎不必直,結構恣意開張,布局隨心所欲,他說:「非篆非籀,非古非今,是自己家數,不自門入。」隸書以漢張遷碑為主,真、行、草源於「二王」而歸於「二王」,味道醇厚,意趣橫生。篆刻早年學於李肅之,壯年以後又歸於趙古泥、蕭蛻庵門下,三○年代便以篆刻而揚名海上,在藝壇上有「北齊(白石)南鄧」之稱。
一九三四年,他在上海湖社舉行書法篆刻展覽,章士釗往觀後致書《晶報》編輯,云:「今日得覽糞翁所設各體書法,並皆精妙。糞翁弟不知何許人,亦並未聞有人道及,並世有此善書之畸士,而名譽不聞,似是讀書人之公恥。」書後贈詩一首,以誌欽佩之忱。而在台灣能傳其衣鉢的吳平談到糞翁的印,說:「真是如徐青藤所說『冷水澆背,陡然一驚』,這一種驚心動魄的氣勢,快馬斫陣的刀法,突兀險奇的布局,變化無窮的篆法,實在使我嚮往不盡。」論者謂其印「以秦漢為經而緯之以皖浙,旁搜遠紹,遂集大成。」

糞翁曾取書齋,名為「三長兩短之齋」。「三長」為長於篆刻、詩、書;「兩短」為拙於繪畫、填詞。但那是中年以前的事,後來他畫得一手好竹,也能填詞,這個齋名便不能成立了。他的學生說見過他曾印過一種卡片,正面是名字,反面卻是他的「約法三章」,依稀記得:「婚喪喜慶概不往來,酒食徵逐恕不奉陪,諸親好友要刻要寫,事前講好錢銀先惠。」他很好客,只是痛恨寒暄客套,他認為把時間花在互相恭維上最不值得。所以他在書齋裏掛着一紙「款客約言」,寫着:「去不送、來不迎,煙自爇,茶自斟,寒暄款曲非其倫,去!去!幸勿污吾茵!」這和畫家高劍父在客廳中貼着「誤我五分鐘者非我好友」的作風,有異曲同工之處,大都是承襲「揚州八怪」的古怪脾氣而來的。
文人大多好酒,糞翁也沒有例外,他酒量之宏,只要是曾經跟他共過席的,都能道之。據他夫人說,「糞老」曾與人打賭,一下子喝了一罎黃酒,足足有五十斤,嚇得別人目瞪口呆。他家中的院子裏分兩邊放酒罎子,一邊是滿的,一邊則是空的,他買酒從來不是一瓶一瓶地買,是一次進好幾罎黃酒,放在院子裏,喝完了就扔在空的一邊。他曾仿漢官印刻過一方「酒泉令」的章子,自言識飲以來,鮮遇敵手。
與糞翁有過交往的鄭逸梅說他,憤世嫉俗,凡不入眼的,便作灌夫罵座。即朋友有過,他當面呵責,毫不留情。某人做了一件不正當的事,他知道了,及某來訪,他立斥拒之門外。隔了幾天,某再踵門,引咎自責,即彼此和好如初。謂「其人能知過,知過能改,無害友誼。」
糞翁一生狂詭率真兼而有之,如此真性情的「名士」,如今已不復存在。他曾說:「我行我素,不媚俗,不趨時的兀傲性,是我的一貫作風」。睹其作品,想見其人,就如同前人讚他的詩句曰:
酒色才氣是真人,雕蟲小技也成尊;
縱有千杯還不醉,人間不復鄧糞翁。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02日蘋果日報

周有光:文房四寶古今談:說墨

《說文》:「墨,書黑也,從土,從黑。」
傳說,周宣王時,邢夷造墨;他在溪水中洗手,撿到一塊木炭,手被染黑,由此得到啟發,拿回搗成細末,和以黏粥,搓成圓餅,就成最早的墨。
起先,可能有過一個短暫的「以漆為墨」的漆書時期。元吾邱衍《學古編》:「上古無筆墨,以竹挺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書不成行,故頭粗尾細,似其(蝌蚪)形耳。」未見傳世實物,不一定就能否定傳說。其他民族有過漆書,或許漢族也曾有過,不過漆太黏,不易書寫,應用不廣,未有遺物留下。由於漆黏,筆畫自然形成「蝌蚪文」。
甲骨文在刻字前,有的寫成朱書或黑書。化驗證明,朱書是朱砂,黑書是碳素。《禮記》:「卜人定龜,史定墨。」《墨子》:「書於竹帛,鏤於金石。」「書」要用「墨」,「鏤」也要用「墨」先書寫。戰國簡牘用筆墨書寫,已有出土實物證明。 1975年湖北雲夢秦代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墨,這是今天能看到的最古的墨。

早期的「墨」是天然的石墨,跟後期人工製造的煙墨不同。漢代計然說:「石墨出三輔,上石價八百。」(載《萬物錄》)。西漢用石墨,已經得到考古證明。漢末應劭《漢官儀》:尚書郎起草,「月賜隃麋大墨一枚,隃麋小墨一枚。」隃麋在今陝西千陽,漢代屬於三輔的右扶風,這裏是早期的產墨中心。西晉陸雲發現曹操收藏的石墨,作小圓螺形,不是錠子形。
小圓螺形的墨粒,如果用手指頭捻着磨墨,是不方便的。需要用小短棒頂着墨粒幫助研磨,叫做「研石」或「研棒」。後來墨粒和研棒合為一體,製成了「墨錠」,磨墨不再用研棒。
河南陝縣劉家渠東漢墓中發現五錠殘墨,由松煙模壓成墨錠,有的摻合漆煙。曹植詩:「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大致東漢時期石墨和煙墨並用,三國時期從石墨改為煙墨,宋晁說之《墨經》:「古用松煙石墨二種,石墨自魏晉以後無聞,松煙之製尚矣。」
煙墨主要有松煙和油煙,此外有漆煙。松煙、油煙、漆煙,都是不完全燃燒形成的煙塵,和以膠液及香料(麝香、冰片等),有的再加發光劑(珍珠、玉屑、金鉑)和防腐劑(龍腦、樟腦、生漆)。配合幾種不同的煙塵,可以提高品質。晉代開始在煙墨中加進膠液,提高墨錠的黏合力,並且使墨色有光澤。明屠隆《考槃餘事》:楊慎云「(松)煙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煙墨姿媚而不深重,若以松脂為炬取煙,二者兼之矣。」高級墨錠色澤光潔而經久不變。西晉陸機書寫的《平復帖》至今一千六百多年,字迹完好醒目,這是傳世最早的墨迹。 1978年安徽祁門北宋墓出土一錠古墨,在屍水中浸泡八百多年,完好未變。
煙塵和膠液做成的煙泥,有可塑性,可說是最早的「塑料」,便於任意造型。魏晉時期做成丸粒狀或螺絲狀。元陶宗儀《輟耕錄》:「中古方以石墨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至魏晉時,始有墨丸,乃漆煙、松煤夾和為之,所以晉人多用凹心硯者,欲磨墨貯瀋耳。」後來,通行墨錠,有各種形式,再加繪畫和模塑,成為獨特的製墨模壓工藝。墨錠有的不加塗飾(本色墨);有的四邊或正背兩面髹漆(漆邊墨);有的通體或部份塗金(嗽金墨);有的使金粉銀粉雪片似的飛黏在墨錠上(雪金墨)。
歷代有製墨名家。三國魏書法家韋誕字仲將,善製筆墨,稱「仲將筆」、「仲將墨」,製法記錄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唐代製墨手工業發達,從陝西擴大到山西和河北。最早見於記載的有名墨工叫祖敏,「本易(州)人,唐時墨官也。」為避安史之亂,墨工奚超(也是易州人)舉家南遷,定居江南歙州(安徽),這裏有優質松煙,適合製墨,於是製墨技術傳到南方。奚家製造的墨,後來受南唐國君李煜賞識,賜姓李。奚超的兒子李廷圭,在墨中摻加珍珠、玉屑、龍腦、生漆,收藏幾十年不變。李氏自易水(河北)遷歙(安徽),自稱「易水遺規」,所製墨稱「李墨」。

北宋末年,歙州改稱徽州,當地產品統稱「徽墨」。宋代創製油煙墨,降低原料成本。宋蘇解字浩然,善製墨,有能獲其寸許者,如得「斷金碎玉」,因以名其墨。潘谷善製墨,被稱「墨仙」。蘇軾《孫莘老寄墨》詩:「徂徠無老松,易水無良工,珍材取樂浪,妙手惟潘翁。」
明代徽墨分兩派:歙派和休寧派。歙派代表有羅小華、程君房、方于魯等。羅小華的墨「堅如石、紋如犀、黑如漆」,一螺值萬錢。程君房著《程氏墨苑》,除錄載所製墨五百式外,還錄載文化資料,特別是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用羅馬字給漢字注音的文章,啟發了後來的羅馬字運動,這是 1958年制訂「漢語拼音方案」的先河。方于魯著《方氏墨譜》,錄載所製和所藏名墨 385式。羅小華的「象」墨、程君房的「荔枝香」墨、方于魯的「九鼎圖」墨等,收藏在北京故宮。休寧派代表有汪中山、邵格之等,他們的拿手好戲是精製「集錦墨」。
清代徽墨有四大名家: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庵、胡開文。曹素功的墨,「紫玉閃光、堅而發墨,掭筆不膠、入紙不暈,防腐不蛀、香味濃郁,落紙如漆、萬載存真。」胡開文除製精品外,大量製普通用墨,供應學校,因此清代晚年墨業衰落,而胡開文一枝獨秀,這是從藝術「四寶」轉向實用「四寶」。 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胡開文的「地球墨」獲得金牌。
鑑別墨的優劣,除觀其形制外,要從三方面來認定: 1.辨色(紫色為佳、黑色次之), 2.聽聲(輕輕叩放、清脆響亮), 3.觀形(挺直乾燥為好、歪曲霉濕為差)。在四百多種名墨中,「超漆煙」為最上,始終保持「拈來輕、嗅來馨、磨來清」的特點。
清末同治年間,安徽舉人謝松岱為免考生研墨之苦,研製墨汁出售,大受歡迎,後來在北京琉璃廠開店銷售墨汁;自書對聯「一藝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書」,名其店為「一得閣」,至今存在。中國「墨汁」經印度傳到西方,被誤稱為「印度墨汁」( indian ink)。
所謂「集錦墨」,就是專供玩賞的成套叢墨,明清極盛。例如汪中山製「太元十種」:太極、兩猊、三猿、四象、五雀、六馬、七鷴、八仙、九鷥、十鹿。又如曹素功製「紫玉光」三十六錠,每錠大小不一,以黃山三十六峯為題,拼合成一幅完整的黃山圖,裝於一盒,分兩層,每層十八錠。製墨工藝跟琴棋書畫和神話傳說相結合,意趣無窮。
清代著名藏墨家盛昱,著《郁華閣藏墨簿》,記載所藏明代珍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墨能治病,謂之「藥墨」。我幼年時候常用「藥墨」治鼻血。據說早在南唐就有「藥墨」。墨中配用的麝香、冰片、珍珠等芳香防腐劑,同時就是優良藥材,有清熱止血、鎮驚去痛等功能。後來以「百草灰」配製成「百草霜」藥墨,能治吐血、外傷出血、口瘊等病,成為止血化積良藥。又有「淨素藥墨」,專供僧尼抄寫經書之用。休寧胡開文的「五膽八寶」是藥墨中的精粹。清人有詩云:「五膽八寶摻松煙,千錘百煉成方圓,奇墨入紙龍鳳舞,內外兼用病魔寒。」 1984年胡開文墨廠重製「五膽八寶」,用犀牛角、麝香、珍珠、熊膽、黃金等二十多種中藥,功能消炎解毒、止血去痛、降壓鎮驚、治皮炎濕疹、痔瘡頑癬諸症,可內服,可外用。

1990年冬,我在美國新港觀賞書法家張充和(內人允和的四妹)所藏文房四寶。對我這個外行來說,珍貴的不一定可愛,可愛的不一定珍貴。這裏略談二事。
( 1)「石鼓文墨」(御製重排石鼓文墨):共 10鼓,貯存於精美的長方漆匣中(匣長 350×寬 170×厚 60毫米)。鼓面直徑 46×高 30毫米。鼓的次序,以「天干十字」篆書排列。鼓的正面是金字石鼓文。現存故宮的石鼓文,字迹漫漶,破損不全。「石鼓文墨」上的石鼓文,按照考證修補重寫,恢復全貌。石鼓的反面,用楷書黑字譯寫石鼓文,難認的字注以今字,便利今人認讀。每鼓注明:「凡∼句,∼∼字,重文∼字」。精緻玲瓏,十分可愛!
( 2)「畫卷墨」(休城胡開文仿古):打開畫卷,圖窮見軸,軸開見墨。圓柱形的畫軸,是可以分開兩半的兩個半柱形錦匣。各匣貯墨五笏,共十笏,形制、模塑、圖畫、文字,各笏不同。第一個半柱形錦匣,存五笏: 1.「龍文雙脊」, 2.「烏金」, 3.「延川石液」, 4.「遠煙輕膠」, 5.「象管」。第二個半柱形錦匣,存五笏: 1.「金壺黑汁」, 2.「八寶陳元」(背面有八個印章), 3.「黑松使者」, 4.「香璧」, 5.「仿李廷圭四和法」。
這些精製的美術工藝品,使人反覆玩賞,愛不忍釋,觀之美不勝收,嗅之異香撲鼻!

圖片說明:周有光一○六歲近照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02日蘋果日報